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今日食普343期: 馄饨,有多少叫法?

今日食普343期: 馄饨,有多少叫法?

2021-03-11 04:50:25

馄饨

是中国民间传统面点小吃。大体是用面皮包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馄饨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小吃。和粽子一样,发源于北方,发扬光大在南方。因流行面广,各地叫法也很不一致。

馄饨二字,北方方言中多读hún dùn。而南方则多读hún tún,与字典相同。


沿革

中国的面食早期都叫“”。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馄饨是带馅心的汤饼。无馅的就是面条面片

古人以其密封无窍,犹如人无五官,故称为“浑沌”。后来改用“馄饨”二字。

早期馄饨水饺是一回事,并无区别。但后来流行到南方,喜欢带汤吃,于是馄饨有了独立的风格。饺子馅料馄饨汤料,差别逐渐明显。

各地做法有不同形制,有元宝形、官帽形、枕包形、伞盖形等,其中元宝形最普遍。

元宝形

伞盖形

至唐朝起,馄饨水饺的名称也就正式分开用了。不过,有的地区仍旧二者不分,如武汉地区有的就仍称馄饨为水饺

有的地区将饺子馄饨通称“扁食”。

天水扁食则是居饺子馄饨二者之间,相当于南方的大馄饨

也有不用馄饨二字的,比如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重庆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福建也俗称馄饨为扁食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粉制的或称面燕。若用肉加淀粉槌打做成面皮,即为肉燕

从前人们文化有限,馄饨不会写,俗写作同音字“云吞”。这与粤语发音有关。馄饨传到日本,也写作云吞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馄饨的标准英文名有2个:WontonHuntun

传说

馄饨叫法还有个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浑氏屯氏两个部落首领,经常率部骚扰边疆,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不得吞食胡虏。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与""之音,呼作"馄饨"。因最初制成馄饨这天是在冬至,老北京就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南方还有冬至吃馄饨祭祖的风俗。这个习俗是南宋时在临安(今杭州)形成的。

浙江绍兴人和江苏苏州人,都会在冬至吃碗馄饨作为应景美食,据说都是为了纪念西施的。

也有人将冬至吃馄饨附会于道教。冬至之日,乃天尊诞辰。元始天尊象征着混沌未分,吃馄饨正契合此意。

花样

制作馄饨并不难,各地都有一些店铺长期经营,形成特色品牌。如:

  • 著名的馄饨有成都的龙抄手

  • 重庆市的过桥抄手

  • 上海老城隍庙松运楼的三鲜馄饨

  • 苏州的绿杨鸡汤蟹粉馄饨

  • 江阴的“刀鱼馄饨”;

  • 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羊肉馅曲曲等。

馄饨也有两种馅料,但以咸为主。在最爱吃甜的无锡,馄饨汤也是咸得像打翻盐罐。

无锡的三鲜馄饨起源于锡山市东亭乡民间,用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里外三鲜。其中最出名的是福来手推馄饨店。手推是指手擀面皮,光滑均匀、下锅不烂,透而有韧劲。

南方还兴吃大馄饨,多为元宝馄饨,包进的馅多,皮较厚,有吃饺子的感觉。

浙江湖州大馄饨,一个个圆滚滚的挺肚翻脚,馅里常有笋丁,风味独特。

陕西渭南的韩城馄饨非常小,只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蒸熟后拌臊子汤吃。吃法类似云南过桥米线。

馄饨的配汤可简可繁。简单的就清汤调点酱油醋,加点味精。考究点的一般用大骨汤,鸡汤、海鲜汤等。


过去街上常有馄饨挑子,摊主都有快手绝活。一根筷子一挑一个,手一捏即成。转眼间就是一碗,动作敏捷令人目不暇接。包的形状并不讲究,很像是擦过鼻涕的纸巾。

广东就有擦鼻涕形容为“包云吞”。

可想而知,这种馄饨也没多少馅,全靠鲜汤,撒点虾皮、紫菜,滴点麻油,皮薄透明,一吸一个。通常叫喝馄饨

馄饨除了传统的煮食,也有变换花样油炸馄饨煎馄饨炒馄饨

馄饨变身为炸馄饨,发现更容易在国外流行。

还有与面条一起煮的,叫馄饨面

因为包馄饨包饺子省事,不太讲究,有时自己在家也会包点。一般是肉馅多了就包饺子,馅不够就做馄饨。馄饨皮菜场可随时买到现成的。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

原创不易,关注和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因周末和假日参加昆曲活动、郊游、锻炼等,本专栏只在周1~5工作日发布。临时变动会事先通告。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