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粤韵少儿启蒙——项目介绍

粤韵少儿启蒙——项目介绍

2020-09-17 01:31:14

粤韵少儿启蒙——项目介绍

基本理念:

 

1通过诵读韵文的方式让儿童高效识字。

 

汉语的特点就是一个字一个音节发音,所以汉字可以编成三字一句,四字一句的韵文,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现在国际上人们比较公认的一种情况是:中国的学生数学都特别好。(高端的数学理论本人不探究,只谈中小学生,大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运用方面的表现。)为什么呢?个人认为那是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就背九九乘法口诀表。中国学生在乘法口诀的帮助下,计算就非常高效。以后的除法、分数约分、指数运算等,都要有乘法基本才可以进行的。中国学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外国没有口诀,因为外国的语言不不是一个字一个音节发声,例如7seven)3three),还有有些数字是专有名词,也不容易编成口诀,例如:11eleven),12 twelve)。

 

除了乘法口诀表,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口诀,方便运用,例如珠算口诀,武术口诀等。

中国人就是这样,采用口诀的方式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儿童识字方面,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现在我们学校教汉语是用拼音教的,中国古代是没有拼音的,那么那时候的人们用什么方法教学呢?——口诀!古人好像乘法口诀表那样,把那些常见汉字、典故编成三字一句,四字一句的韵文,让适龄儿童反复去诵读,就能够达到高效的识字效果。(当然,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录音机,所以各个地方的读音都不同,不过也不要紧,识字就行。)绝大部分的启蒙读物都是采用这样的模式。

 

2、联想记忆法、记故事。

人们对公式、定理等等,记忆都比较困难的,但对人物、故事记忆是比较深刻的,传统启蒙读物记录的多是与人相关的故事。三字一句,四字一句,几个汉字展开就是一个故事,联想方便,有利于长期记忆。例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把这几个字展开,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3、提高古文学习效率

古文,一直是让中国学生头痛的问题。如何高效学习古文?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背韵文,把字、词、人物、典故等串起来,然后展开。

很多时候,学的东西短时间之内是理解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因为理性的东西,不易于储存,感性的东西,更容易记忆,例如人们容易记住图画和音乐,却难以记住数学公式定理等。小时候听过的音乐,老了还会哼,几年前学过的数理公式,如果不用,基本上就忘记了。背诵韵文,实际上是利用人们的听觉感知,容易让人形成“长期记忆”。以后遇到相关字词,就能够调用记忆库里面的储存。例如背《三字经》“稻粱粟,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以后遇到“五谷”、“六谷”这些词时,就容易知道是哪些东西。《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展开之后,就知道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些战国名将。

传统启蒙读物识字密度大,人物典故丰富,反复读,反复背,然后再看注释,去理解,不到半年,学生的古文水平就可以提升一个台阶。

 

 

4、多种发音刺激脑神经,促进脑部发育。

看过相关文章,儿童多听不同的声音,可以促进脑部发育。尤其是听一些高雅的音乐。双语宝宝会有更良好的思维。

 

5、粤语诵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迁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很大差别,即使不同地区之间,语言也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找一种与古汉语一致的语言,是不可以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取其次,找一种共同点比较多,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的语言,个人建议用粤语。原因有以下几个:
    1)传统汉语是没有翘舌音的,粤语正好也没有翘舌音。翘舌音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影响而逐渐产生的。

(2)传统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而每个声又分阴阳,具体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声,现在的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粤语虽然跟中原音有很大变异,但依然完好地保留了此八声。这对于古诗古文的诵读,音韵的研究大为方便。

(3)古代官方比较权威的正音读本《广韵》、《集韵》等,按照四声把汉字分为四大类,然后结合韵母分小类,其中90%与粤语是吻合的。

(4)粤语有更丰富的发声,韵母56个,声调6个,可以避免很多同音字,避免歧义。

(5)粤语完好地保留入声(指那些短促的发声),使得古诗古文更有韵律。

(6)对广东人来说,使用粤语比较容易,成本超低。
    当然,提倡粤语诵读并非说普通话不重要,普通话很重要,方便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提高效率,非常好。多种不同的语言会使得祖国文化更加丰富,使得孩子的眼光更加开阔,思考问题更加灵活。

 

 

 

教学模式及资料使用方法:

第一阶段:《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粤韵声律启蒙》

第二阶段:《全唐诗》、《宋词》、《古文观止》

第三阶段: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史记》,《庄子》,《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

 

第一阶段:读短小精悍的韵文

 

     儿童语言能力不强,不要给他们读那么长的句子,所以开始训蒙的时候,适合三字一句的《三字经》、《弟子规》,然后是四字一句的《百家姓》、《千字文》。当然,读的时候,尽量读一些文学水平比较高的资料,文学水平低,没有什么营养。本人认为,《千字文》文学水平比较高,反复诵读,对孩子和家长自己都是一种提升。不要读那些太长的文章(例如《长恨歌》、《琵琶行》、《蜀道难》等),尽量让孩子觉得没有什么负担,很轻易就可以背下来。

     《粤韵声律启蒙》是对前面其中启蒙读物的补充。因为前面的读物,三字一句,四字一句,比较固定,很多事物不能够表述。《粤韵声律启蒙》有一字的,有二字的,三字的,五字的,七字的,十一字的,形式比较灵活。另外,每一段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段与段之间没有关联性,纯粹是一些对仗的句子,所以也是比较灵活的。这种形式的韵文,内容容易扩充,资料容易编制。

     第一阶段下来之后,六千字的识字量,应该没有问题。

     另外要说明一下,《粤韵声律启蒙》是我自己编的,以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作为基础,结合《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训蒙书籍,重新排列组合而成。暂时按照粤语分成52个韵部。

 

     可以把录音糅合经典音乐,设置成背景声音,让孩子平时游戏、吃饭、静坐、洗澡的时候,都可以听到这些声音。

孩子三四岁之后,可以让他们跟读。读的时候要注意,要读出声音,反复地读,最后背诵。背了之后,以后有时间再给学生慢慢讲解意思。千万不要把顺序颠倒了。即使会背了,日后也要反反复复地背。理解反而不是重点。儿童心智未成熟,理解能力差,给他们讲解文章意思,只会费力不讨好。当他们背熟之后再讲解,效果会好得多。另外,有些东西,多读几遍,学生就自然会领悟文字意思,是不用讲解的。

 

 

第二阶段:

有了第一阶段的识字基础,第二阶段的诵读就会比较容易。我觉得学古文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背《古文观止》。近代很多文化名人从小就有背《古文观止》的根底。

 

第三阶段:让孩子背诵完整的经典。例如《论语》,《道德经》等。


 

 

常见问题:

1)问:我听闻儿童读经典之后能够给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素质、习惯,真的这样吗?

答:某些读经老师迷信读经,也有些人贪图经济利益,会把读经的效果吹得神乎其神,但其实很多都是未有经过严格考证的。读经可能对人格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但希望家长不要有太大期望。其实,少儿启蒙的作用是通过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等,达到高效识字的目的。也许有一定的人格塑造功能,但不至于像某些人所说的神乎其神。而高效识字的作用,应该是公认的。

 

2)问:你说读经对儿童人格塑造、习惯培养不相关?但我见过有些读经的孩子确实很乖,很懂事哦。

答:我不是说不相关,只是说未有经过严格考证。另外,即使那些孩子真的很乖,懂事,那又能说明什么吗?一般有读经意识的家长都是比较有知识文化,也有一定经济水平的,这些家庭也比较有家教。所以你说这些孩子有教养是因为读经的原因还是家庭原因?还真不好说。

我不是反对儿童读经,我只是觉得有些人对读经的理解陷入了几个个误区:
1)认为读经是万能的,不仅能够学讲话,还可以培养学生这个那个能力,还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吹得神乎其神。我个人只认同它能帮助儿童高效识字,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古文学习有帮助。
2)受王财贵等人影响,有些人认为儿童就一开始就要读《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我也不认同,我认为儿童应该反复读韵文,即《三、百、千》之类三字一句,四字一句的韵文,当他们达到一定的识字量之后再读四书五经。

3)把读经等同于传统文化学习,有些学校推广《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标准规范学生的举止现行,搞很多形形色色的活动。我觉得都是劳民伤财,还不如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法律课,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再三强调,我推崇传统启蒙教育,是推崇他们那种韵文诵读的形式,而不是里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有的过时了,我们就应该批判。传统启蒙读物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高效识字的功能。

 


3)问:我觉得少儿需要进行数理逻辑训练,你这个项目只是让儿童死记硬背,起不到作用。

答:是的。这个项目不能训练儿童的数理逻辑思维,这些思维要通过数学去训练的。这套教学方案只是训练学生高效识字,记住更多传统典故,是一种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已,不要指望它面面俱到。

 

4)问:我觉得要训练儿童思考和辨识能力,你这个项目应该起不到这些作用吧。

答:是的,这套教学方案只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已,不要指望它面面俱到。

 

5)问:我觉得要培养儿童独立意识,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这对他日后成长才也好处。

答:是的,这套教育是不能培养儿童独立意识和习惯的。这套教学方案只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已,不要指望它面面俱到。

 

 

6)问:这些读物中有很多封建糟粕,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答:会的。很多人反对儿童读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我觉得这些人反对的是读经的内容,而我推崇的是读经的模式,两种并不矛盾。我看过,的确有些内容有问题,我们把这些内容删减之后再给孩子读,不就可以了吗?。

 

7)问:有些读经老师建议让儿童读《论语》、《道德经》等,有必要吗?

答:本人未有考证过。只是个人觉得儿童阶段最好读传统启蒙读物《三、百、千》等。因为这些东西三字一句,四字一句,押韵,便于儿童诵读、识记。《论语》、《道德经》等,不是韵文,长短不一,不便于儿童识记。     当然,我不反对儿童读这些,我只是说读《三、百、千》的识字效率要高很多。

 

 

8)问:现在学生的学业已经非常繁重了,你现在再让他们背那么多东西,岂不是要累死他们?
答:学业繁忙乃是因为方法不当,基础未打好。如果学生小时候多背古诗文,后期的学习自然事半功倍,节省时间。 另外,这套教学方案,不见得都有好处,但基本上不会有坏处。

 

问:我觉得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花那么多时间去背这些东西,是对人性的束缚,不利于孩子成长。
答:韵文诵读每天十来分钟,如何阁下认为拿十来分钟时间带孩子读书都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你是不及格的父母。
韵文只需诵读和背诵,无需理解,所以是没有什么负担的。可以找专门的时间陪孩子诵读,也可以把韵文录音设置为背景音乐,让孩子玩耍、吃饭、洗澡、静坐时都听到,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就能背下,无需多费心机。

 

9)问:我觉得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花那么多时间去背这些东西,是对人性的束缚,不利于孩子成长。
答:韵文诵读每天十来分钟,如何阁下认为拿十来分钟时间带孩子读书都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你是不及格的父母。
     韵文只需诵读和背诵,无需理解,所以是没有什么负担的。可以找专门的时间陪孩子诵读,也可以把韵文录音设置为背景音乐,让孩子玩耍、吃饭、洗澡、静坐时都听到,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就能背下,无需多费心机。

 

10)问:粤语六声九调,56个韵母,连大人也很难学会,孩子能学会吗?

答:广东孩子从来也不知道六声九调,也不知道56个韵母,粤语照样讲得很流利,原因何在?中国古代没有拼音,他们又是怎样学汉字的呢?

   所谓的韵母、声调都是从拼音的角度去分析语言,这种方法是西方传过来的。因为西方的语言天然就是拼音语言,只要改变字母的排序,就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读音。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自然拼读就是基于这种思想。

   但汉语不是拼音语言,所以用拼音的模式来学习往往是低效的。中国古代就是所讲的方法,直接认读。效率如何?至少,四五岁的孩童识字四五千,是没有问题的。现代的拼音教学,小学毕业了才识字1500,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吧?所以,只要回归传统,学粤语也是很容易的。

 

 

10)问:粤语读经,会不会让孩子普通话讲不好?

答:这个没有必要顾虑。孩子的语言天赋是很高的,只要从小接触这样的语言环境,他就自然能讲。我的外甥,还未有读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很流利地与人用粤语、新会话、普通话与人交流。当然,有的人会认为会有个别发音不准确,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吹毛求疵,因为语言的目的是与人交流,只要交流没有障碍,不要产生歧义,我觉得就可以了。例如“血(xue4)流成河”读作“血(xie3)流成河”,有什么问题吗?再有,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以前我们规定要读“嘲(zhao1)笑”,现在读“嘲(chao2)笑”都可以了;以前“角(jue2)色”,现在读“角(jiao3)色”也无所谓……

 

另该,学校以后会教普通话,现在很多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普通话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无需要在学前过于纠结。儿童接触多门语言,对其成长是有好处的。只懂一门语言的人,往往容易犯文化中心主义,认为该语言之外的东西都是错误的,缺乏文化的包容心。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