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追寻】民间小戏:从自由的山歌转向轻松的表演,保留了粤俗好歌的发展形态

【追寻】民间小戏:从自由的山歌转向轻松的表演,保留了粤俗好歌的发展形态

2021-08-03 21:07:37


编者按


岭南戏剧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百花齐放、生生不息的广东地方戏剧,正是岭南文化多元、开放、繁荣的真实写照。地方戏剧是地方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在戏剧的娱乐功能日益减弱的现代社会,戏剧的文化价值就更为彰显。广东地方戏剧有些是本土原生的,有些是外来剧种在本土生根发芽开出的瑰丽之花。由于广东的独立性和保守性,许多外来剧种在其原生地已经失传或变味,而在广东依然保留着较传统面貌。广东成为一个天然的传统戏剧戏曲文化的“冰箱”。这是广东值得骄傲的财富。


《羊城晚报》正推出“追寻失落的岭南绝唱”系列报道之“岭南地方戏剧传承与发展”特辑,本报记者以实地采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份广东戏剧生态的田野调查及现状报告。敬请期待。



2015年1月31日《羊城晚报》


追寻失落的岭南绝唱 ● 岭南地方戏剧传承与发展⑥


民间小戏:从自由的山歌转向轻松的表演,保留了粤俗好歌的发展形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钟哲平


戏剧是写意的艺术,讲究点到即止的意韵之美。然而民间小戏和传统大戏不一样,唱词较为直白浅显,表演幽默风趣,主题多为赞美勤劳勇敢、轻视富贵荣华,更符合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亦充满民间智慧。因亲近而易感,因朴素而直达内心。


山歌是许多岭南民间小戏的雏形。屈大均《广东新语》记录:“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趁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廻自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


采茶戏、花朝戏、贵儿戏这类广东民间小戏,保留并展示了从“粤歌”发展到戏剧不同阶段的形态。民间小戏对于戏剧史的研究价值,正在于其质朴、生涩和真诚。花儿在怦然绽放中的努力,往往比天姿国色更动人。


南雄南亩镇茶花灯在乡间表演(李子亮摄)


① 语带双关,充满民间智慧的粤歌


粤歌语多双关,所歌之事物,往往不露题中一字,而听者皆能会意。屈大均称赞为“皆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风人之遗。而采茶歌尤善。”


日前在广东省文化厅和羊城晚报社合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中,韶关南雄市文化馆演出的采茶戏《阿三戏公爷》、梅州五华县采茶戏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钓拐》、河源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演出的《双花缘》、肇庆怀集县桥头镇贵儿戏“和贵堂”演出的《乞丐与状元》等带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民间小戏,就充分展示了这种“比兴为工,纤艳情深”的语言特色,赢得了羊城观众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南雄采茶戏《阿三戏公爷》(郑迅摄)


五华采茶戏《钓拐》(郑迅摄)


紫金花朝戏《双花缘》(郑迅摄)


怀集贵儿戏《乞丐与状元》(郑迅摄)


这几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俚语俗语歇后语,富有民间语文的趣味,内容均为扬善除恶,歌颂青年男女自由恋爱。


岭南雨露充沛、四季如春,是儿女情长最丰饶的沃土。自古就回荡着自由的歌声。屈大均记录的采茶歌,充满乡土小儿女情态。“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采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然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有曰: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有曰: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广东新语》)


南雄还特有拜月唱歌之俗。“岁正月,妇女设茶酒于月下,罩以竹箕,以青帕覆之,以一箸倒插箕上。左右二人摙之作书,问事吉凶。又画花样,谓之踏月姐,令未嫁幼女,且拜且唱。箕重时,神即来矣,谓之踏月歌。”(《广东新语》)


唱歌加上仪式,这种“且拜且唱”的民俗活动,渐渐就发展成了民间戏剧。


南雄南亩镇民间采茶爱好者在表演(李子亮摄)


② 以前不叫“演贵儿”,都叫“唱贵儿”


肇庆市怀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少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贵儿戏能到省里的舞台来演,我们真高兴!现在贵儿戏和我们的燕子岩旅游景点结合,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其实我们以前一直叫‘唱贵儿’,不叫‘演贵儿’的。”


一字之别,很能说明贵儿戏表演形态的变化。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位于两广交界,由于山区自然村庄比较分散,各村方言在发音上有很大不同。贵儿戏念白用白话,唱词用桥头镇方言,即使是相邻镇上的人也不能完全听明白。贵儿戏唱词七字一句,两句一段,三句重复,尾字像掉了再捡回来,韵味独特。


罗少山介绍:“贵儿的儿字只是一个语气词,无实意,也有‘贵人到,闹一闹’的说法。肇庆地区过年气氛浓郁,春节有写对联、唱山歌的习俗。每年新春,唱贵儿戏的民间戏班就向各村理事会发贺岁帖,说定于什么时候到村里唱戏贺岁。到了时间,就一村一村轮着唱过去。理事会一般会给演员发红包,喜庆喜庆。这种风俗有点像新春期间的舞狮表演。这就是贵儿戏演员的收入,贵儿戏演出没有舞台,也不卖票。贵儿戏没有专业戏班,演员都是业余的,有老师、农民、泥水匠。因为业余,我们的心态倒很随和,不期望打造大戏,只想能有多点表演机会,让这种传统不灭,就很满足了。除了过年,贵儿戏表演最多的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男女老幼结伴到燕岩,看攀岩掏燕窝的表演,听贵儿戏。大家载歌载舞,我们俗称‘耍岩节’。有民谚说,‘六月六,割新谷,食新米,唱山歌,观燕子,睇攀岩。’”


怀集县桥头镇的贵儿戏演出


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中,贵儿戏一出场,观众觉得很新奇,甚至有点突兀。他们实在太乡土了,乡土到站在这个舞台上有点勉强。音乐也相当单调,几乎没有伴奏。在第二天的“广东省珍稀剧种学术研讨会”上,还有专家指出,贵儿戏严格来说不算戏,并没有发育成熟,连音乐形态都没有。


事实上,贵儿戏确实没有唱腔和音乐的讲究,只使用打击乐,锣鼓一响就开唱,全过程无弦乐伴奏。唱腔单一,语句重复,故事铺陈。但正因这种单调,却营造出一种出人意外的萦回之声,像清风在山间回荡,又像溪水毫无方向感地顺势奔流。闭目细听,犹如置身山谷。曲终人散,余韵不绝。


贵儿戏的舞台不是剧院,是山岩,是林间,是稻田。只要有空旷地方,他们挂起彩布,摆张八仙桌,就能唱将起来。如果硬把他们移植到大舞台上表演,则如专家所言,“还不算戏”。只有把这朵奇花放回山中的土壤,才能盛开。这也是珍稀剧种保护与传承的一个重要思路,有很多民间艺术的奇花异草,是不能搬进城中温室来浇灌的。尊重其生态,才是尊重艺术本身。


怀集县桥头镇贵儿戏“和贵堂”演出团的演员们。贵儿戏是山歌转化而成的民间小戏,无专业演员,在平日的演出中,演员简单穿上服饰就上场,并不化戏妆


③ 姐妹采茶,山歌唱来脆生生


比起贵儿戏,花朝戏和采茶戏在从山歌向戏剧发展的形态上就成熟多了。


花朝戏起源于明清时期紫金县流行的“神朝”祭祀仪式。仪式中有巫师扮演觋公觋婆,敲锣舞扇,以唢呐和锣鼓伴奏唱歌,作“告神”之舞。在祭祀仪式后,表演者为了取悦观众,常常“加料”讲讲笑话,或做些滑稽动作逗大家发笑。后来加入生活中的小故事,并编上小曲演唱,就形成一种谐趣花俏的戏剧形式,乡人称为“花朝”。


紫金县花朝戏剧团的花旦们


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山区的采茶歌舞,吸收了赣南和湖南益州的民间艺术,最早可追溯至唐宋,而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采茶戏的唱腔、行当以及音乐的调式都和丰富。粤北采茶戏多以旦、生、丑三脚色表演,俗称“三脚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灯”。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


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是传统采茶戏的三大流派,建国后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汇合,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姐妹二人上山采茶,口唱“十二月采茶歌”,手提茶篮载歌载舞。采茶戏歌舞活泼,语言妙趣横生,伴有矮步、扇花、耍彩巾等特色表演,源自劳动人民采茶、盛茶叶、擦汗等动作。观众看起来十分亲切。


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中,韶关南雄市文化馆演出了采茶戏《阿三戏公爷》。金花、银花姐妹所唱脆生生的茶调,甜美甘醇,听罢如饮香茶——“好水来自碧纱溪啰,靓茶哟那个长在深山崖啰。披云带雾进茶林啰,迎风哟那个冒雨采新茶啰。饮茶莫忘种茶人啰,汗水哟那个浇出青青芽啰。冬去春来年复年啰,摘取哟那个清香送万家啰。”


南雄市文化馆演员朱小春(左)与邹丽彬,在采茶戏《阿三戏公爷》中分别饰演金花和银花,她们是传统戏曲演员,生活中也是时髦的年轻女孩,表演前压压腿,还不忘喝杯咖啡



采访手记


期待戏曲旅游的兴起


钟哲平


只要看看门前陈澧题的石匾,以及李文田所作长联,就可想见南雄广州会馆重修时的风光。


与昔日广州商贾“私人会所”的性质不同,广州会馆如今已是南雄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古建筑的精致堂皇,领略唐宋至明清时期大庾岭商贸的繁华,还可以看几场采茶戏,把盏言欢。


不看采茶戏,怎算到了南雄?就像外地游客到广州泛舟荔枝湾,远远就看见水上戏台有粤剧衣袂飘飘;到了潮州,景点里也有模仿旧日童伶表演的潮剧折子戏。而我到了南京,在秦淮河边的茶馆里听昆曲幽咽,寻找李香君遗落的手帕;到了苏州,在游艇上听评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粒粒圆润的音符被船舷外的雨点揉碎在古老的护城河上;到了贵州苗寨,听侗族老人清唱西江古歌,山风伴奏,炊烟起舞。


这些表演,也许在当地人看来,都不太“正宗”。就像游客多的饭馆当地人不去一样,演给游客看的戏,也会被当地票友所不屑。但正是这些“不太正宗”,却能体现当地非物质文化的表演,起码保留了城市的一点点特色,不至于千城一面,不至于把全国的旅游城市变成廉价工艺品的分销点。


比如你去怀集燕岩看攀岩,能听到贵儿戏。他们单调而回环的歌声是天然为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而生的。山岩挂不住太多的修饰。


或者你去到河源紫金县,除了吃牛肉丸买辣椒酱,还会发现,这里连广场舞大妈的水平都跟别处不一样,因为很多大妈是学过花朝戏的。花朝戏剧团也乐意为大妈们免费培训歌舞——既然你们爱跳,就跳得美一点嘛!


如今餐饮连锁业发达,不出远门就能吃遍天下美食。游乐场设施一个比一个先进,把你甩晕了也想不起这是哪里。去一个地方旅游,怎样才算领略风情,不枉此行?只有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不可复制的,比如博物馆,人文古迹,还有戏剧戏曲。,自弹自唱,荡气回肠。这就是文化自信。


明末才子张岱阔别西湖二十八载,西湖无日不入梦。当他真的重游西湖,却发现“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渰没,百不存一矣”,只好“急急走避”。张岱的遭遇也是今人游山玩水最怕遇到的体会——怀着一个美好的梦去一个地方,到了以后,大失所望,反而连梦中的景象亦不存。是的,若叫我黄金周去西湖看人头,还不如在家听《仕林祭塔》。


张岱觉得没有了“歌楼舞榭,弱柳夭桃”,西湖就不是西湖了,天下哪里没有一池水呢?如果张岱穿越来到广州,除了白切鸡和云吞面,我们还应该拿什么招待他?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自信,把他请到一座老屋里听南音呢?如果我来安排曲目,就选一首南音《今梦曲》中的《庐亭赏雪》,与他的美文《湖心亭看雪》,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雄珠玑里东戏台的采茶戏演出(李子亮摄)



大家谈


珍稀剧种与不可忽视的三层关系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刚步入2015年,广东省文化厅和羊城晚报社就联合做了一件切实的工作,举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会演’”,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盛事。现如今,与主流剧种的演出相比,珍稀剧种“边缘化”的景象有目共睹,虽然“珍贵”,却是“稀见”,这不免令人担忧。


这一次汇演,将省内各地多个珍稀剧种调集在一起,做了颇为集中的展示,既呈现出它们各自的剧种特色,反映了地方编创人员及艺人们的艺术追求与执著努力,也客观地显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若从中国戏剧发展史的角度看,珍稀剧种天然地富含着古代戏剧的“生存密码”,隐藏着古代戏剧在其孕育、生成与成长诸环节中的某些“隔代信息”,还有,某些剧种的背后就附着了族群迁徙和文化融合的“活态历史”。所谓“珍稀”之“珍”,可作如是观。


故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次汇演的价值,而为了保护与传承,笔者不揣浅陋,略述己见,认为可以在三个层次的关系上思考珍稀剧种的未来。


一、“不可替代性”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关系


能够列入“珍稀”行列,成为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种“不可替代性”是珍稀剧种的“命根”,它依托于方言的优势、唱腔的“识别度”、独特的剧目,以及某些“独门秘技”,等等,成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主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一方水土“养出”一方戏剧,这一层关系的重要性不证自明。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戏剧戏剧,“戏”的地方性不可忽视,比如,这次汇演,花朝戏《双花缘?酒中齐误会》(河源紫金)、采茶戏《阿三戏公爷》(韶关南雄)、采茶戏《钓拐》(梅县五华),剧中之“戏”具有客家方言圈的民俗与风情,更显示客家群体糅合了南北文化的那一份独特的喜剧感,而人物关系的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情节细节的安排,均依循民间文学线索明晰、简朴强烈、反复呈现的风貌,这是主流大剧种不一定具备的。重视“不可替代性”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关系,或许是我们的着眼点之一。


二、活态传承与戏剧史价值的关系


古人有云:礼失求诸野。主流文化在其运行、传播过程中,每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产生“变异”,以“今”视“古”,或许其变化之大令人吃惊,别的不说,某个时期,我们的地方戏剧进入“戏改”进程,其结果往往是公式化的“话剧+唱”,至今仍然为人们所诟病。可是,处于“边缘”状态的珍稀剧种,在“山高皇帝远”的生存空间里,避免了“过度干预”,依然处在“自然传承”的境况中,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变化,可变化的程度与幅度少于或远远少于主流剧种。这就有点出人意料地保存了其如今“活着”的戏剧史价值。可要知道,某种“不变”也是价值所在,称之为戏剧史的“活化石”,恐怕也不为过当。如汕尾陆丰的正字戏《刘文龙》,不论是剧本形态还是演出形态,均有古朴情韵,尽管也有改动,但基本保留该剧种原本的特色,在“本真”传承方面做出贡献。兼顾活态传承与戏剧史价值,或许是我们的着眼点之二。


三、珍稀剧种与主流剧种的“对话”关系


珍稀剧种,与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原文化并非疏离。从现有的资料看,可以肯定,没有中原文化以及多地域文化(如西北文化、江淮文化、岭南文化等)的养育就没有广东珍稀剧种的绵延发展。事实上,珍稀剧种与主流剧种“共享”着不少保留剧目,那些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剧目是很多剧种包括珍稀剧种赖以生存的“戏剧资源”。就以这一次汇演的剧目而言,湛江的雷剧《活捉张三郎》,汕尾海丰的西秦戏《秦香莲》等,均为不少剧种的常演戏码。正因为如此,珍稀剧种与主流剧种足以构建起“对话”关系:你是那样地演秦香莲、陈世美,我却是如此这般地处理陈世美的性格变化、秦香莲的悲苦心绪,以及在秦香莲命悬一线时韩琪的行为“逆转”。珍稀剧种完全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在与主流剧种的“对话”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甚至与主流剧种一较高下。构建珍稀剧种与主流剧种的“对话”关系,或许是我们的着眼点之三。


以上三点,不一定是成熟的意见,却是我对珍稀剧种的期盼。


……………………


戏曲是声乐的重要体系


袁东艳(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授)


戏曲的演唱方法是民族声乐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困境:声乐老师不重视戏曲,戏曲演员不重视科学发声。


曾经有个学生,写了以贵儿戏为调研对象的论文,被其指导老师批评,认为这类民间戏曲上不了档次,不值得研究。如今的声乐老师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学生怎么可能重视传统戏曲研究呢?


这次由广东省文化厅和羊城晚报合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很有意义,给了珍稀剧种一个上档次的舞台。应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给地方戏剧打打气,给为戏曲奉献青春和汗水的演员打打气。


戏曲演员惯见人间悲喜,往往人情练达,极为聪明。只要有人用心加以指点,他们一学就会,也很刻苦,进步很快。这次在汇演中上演的紫金花朝戏,演员仍沿用着我十几年前教他们的发声方法,而且越来越纯熟、有味。看演出时,我倍感欣慰。采茶戏用的也是很本真的唱法,既接地气,又有一定技巧,很耐听。


唱是表演的重要载体,要传承和发展戏曲,就要思考怎样唱得更远,唱得更久。以前的戏曲演员是没有麦克风的,现在的演员离开麦克风就不知道怎么唱了。有人为了练声,盲目地去进行美声训练,再唱戏就完全走样了。没有发声训练很难唱好,训练过度更糟糕。对于戏曲演员来说,这个度是最难把握的。


******************************************


钟哲平作品



作者简介: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粤韵清音——广府说唱文学》作者

《羊城晚报》【追寻失落的岭南绝唱】系列报道作者

《新快报》【粤人情歌】粤剧粤曲文化专版作者

新浪微博:@钟哲平近水楼

官方网站:www.zhongzheping.com

微信公众号:yuerenqingge



点击顶端“粤人情歌”或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订阅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