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0年的到来本不必是举足轻重的事件。说到底,世纪的概念只是人为约定的思想。虽然人们在看待时间时往往采用十、百、千为度量衡,但在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这些都只是惊鸿一瞥而己。自然总是吝啬而零散地展示着她无穷无尽的秘密,而从人类的所知来看,这样的展示更多地带有随机性。事实上对于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公元1900年并不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按纪年方式(公元纪年)产生的年份,因此严格说来,它和非洲、美洲、亚洲或中东的人民并不相关。然而事实上,这个被西方世界命名为1900的年份以任何标准来衡量都绝非平凡的一年。就本书的主题,即思想的发展而言,在这一年里,在迥异的领域诞生了四大革命性突破,其中每一项都提供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全新视角,借此改变人类对世界和自身地位的看法。这些新思想非常重要,它们将使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
1990年1月6日星期六,在20世纪诞生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一篇书评出现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它将完全颠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书评中介绍的这本书在前一年的11月就已经在维也纳和莱比锡出版了,但这篇书评诞生于1900年,而正是它让大众第一次听说了这本书。这本书就是《梦的解析》,其作者是一位来自摩拉维亚的小镇弗莱贝格的44岁犹太医生,名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l弗洛伊德在家里八个孩子中排行老大,表面上是个传统的人。他笃信规则,严格守时,平时所穿的西服也都是由夫人亲手挑选的英国面料裁剪而成。他年轻时自信满满,曾经打趣说:“我的裁缝给我打造的衣着面貌和我的教授给我打造的精神面貌同样重要。”虽然弗洛伊德喜欢户外且爱好登山,但他也是个抽起雪茄就没完的大烟枪。他的弟子兼朋友汉斯?萨克斯,经常与他一起从事他最喜欢的休闲项目——采蘑菇。汉斯这样回忆弗洛伊德:“他有着深陷的眼窝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在鬓角处尤为高耸的饱满天庭。”但弗洛伊德最让朋友和评论家关注的却并非他的眼睛,而是从他双眼中流露的智慧光芒。如他的传记作家乔瓦尼?科斯蒂根所说:“他的目光中存在难以捉摸的东西:一些理性的苦楚,少许的怀疑,还有愤慨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