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型选购 >来留学后,身边都是中国同学?!然而,这真的是坏事吗?网友开口了...

来留学后,身边都是中国同学?!然而,这真的是坏事吗?网友开口了...

2021-06-27 21:51:19

回复 “剑桥13” 查看最新剑桥13真题高清pdf和音频

回复 “剑桥12” 查看最新剑桥真题高清pdf和音频

回复 “剑12解析” 免费获取除剑12最新真题解析

回复 “口语新题” 查看最新5-8月口语新题题库

回复 “必考词” 查看雅思最新高频听力热点单词

回复 “语料库” 查看雅思最新王陆真题语料库电子版

回复 “福利” 查看最新最全更多福利陆续收集中

回复 “剑桥12g类” 查看剑桥真题12g类高清电子版

更多福利尽在公众号中~

似乎最近中国留学生已经霸占了世界,只要是世界知名一点的学校,都能够看到大批大批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曾经有小伙伴吐槽新生入学开学第一天兴致勃勃的冲进大教室,进门就蒙了,一眼望去全都是中国人,吓得他以为走错了教室...


慢慢的大家就习惯了,特别是商科,基本都是中国人的天下,剩下有一少部分印度人,本地学生成了珍稀动物...


于是有小伙伴在知乎上发出了这样一条评论:留学所在的整个班全是中国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下面网友的回复亮了:

@金嘉伟


我所在的专业不至于那么清一色,但目测也有八成左右是国人。

去年除夕的时候,周三下午本来应该是两门课程,四个课时连上。那天下午,第一门课的老师有事要早退,第二节课不上。但是大部分人还得待在同一个阶梯教室,因为还有第二门课要上。


那这中间的一节课怎么过呢?

。。。。。。。。。。。。。。。。。。。。。。。。。。。。。。。。。。。。。。。。



是的,大家一起在某阶梯教室里看YouTube上的春晚直播。。。


而班上的歪果仁全都遁去商学院底楼买咖啡了。。。

@刘若愚:


刚好这学期上了一门100人里有94个中国人的Finance的课。


我为什么这么清楚这个数字,因为上上周这门课临时换了一个老师,一个澳洲大叔,大叔一上来就问乃们这个班上有多少是中国人呀?


大家举了一片,大叔说数不过来,放下吧放下吧,有多少不是中国来的?然后有6个人举手了,这门课有100人左右。


体验嘛,没什么特别的体验,因为这么多有中国人也在我的预料之内。


这门课没有小组作业,所以基本上就是上课-做练习-下课 - 复习。


这里说一下,如果有小组作业的话,一定要勾搭一个母语是英语的组员,不一定是澳洲本地人,像我这学期另一门课就勾搭到一个毛里求斯的女生,毛里求斯历史上被英国殖民过所以官方语言是英语,到最后她可以帮助改文章,效果很好。


如今世界各个大学有都有很多中国人而且逐年增加这是个客观现实,没必要回避,也没必要因此而影响你的留学计划。


认识本地人和提高英语有多种方式,住寄宿家庭、打工、旅行,或者培养一些爱好加入一些社团。


说到社团,西方的大学普遍完全打破了行政班的编制,你只能说某个同学同一时间和你上过同一门课而不能说他是你同学,所以毕业后。


以前一个社团的联系会很紧密。总之,留学体验是自己创造的,班上中国人的多少和留学体验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去年我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利用选修课的机会选了一些诸如社会学、犯罪学和中国近代史的课。


这些课上九成以上都是白人,课基本符合我印象中西方大学的课堂里应该有的样子 :


讨论很激烈,学生经常打断老师讲话和老师辩论;


如果Finance课我上课没认真听,下课自己看书做练习还能补回来,社科类的课如果不仔细听就会错过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特别是讨论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史,和我一起上课的有一半都是大叔大妈,他们真的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才选择这门课,而我作为班上仅有的几个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自然地成为他们问问题的对象。


他们感兴趣的有辛亥革命和军阀混战等话题,解答的过程倒是提高了我用英语解释中国的能力。

@yxyang:


我在上Asian American Studies的写作课时,老师让我们看电影,李安的《喜宴》。老师是第5代华裔也懂中文。


然后,老师忘开英文字幕了……


结果……


全班10分钟之后才反应过来……在这10分钟内80%的人都在讨论里面说的是不是上海话…

@做作王子:


我在悉尼大学攻读电气专业,全实验室好像除了一个中东的妹子全是中国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全是中国人,开组会直接中文…然后院长也是中国人,还是我老乡…


还有一段是我听说的,一个同学高中就来澳洲了,选外语选的是中文,然后,一群中国高中生听一个澳洲白人老头讲中文……老师调皮的在ppt里加了这么一个图。(当时朋友圈刷屏了!)



@陈然:


我研究生毕业于CMU的CS项目,具体是 MCDS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申请CS项目的同学可能会知道,这是北美最著名的CS Professional Master项目之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项目,年年招人几乎翻番,然后到出名,中国学生占了最近几届的80%~90%。


而出名之后,才开始追求录取的 Diversity,开始多招其他国家的学生。我们这一届13 Fall 入学的43人中,中国人40,印度2,泰国1。


如果说有啥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不需要花时间在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把心思更关注在知识本身,跟助教也能选择更方便的方式沟通,需要英语说英语, 需要汉语说汉语,也不需要改变什么生活习惯,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在硕士期间一心一意学习的人来说,非常舒心。


另外,找工作期间,大家互通有无,一起准备,也给每届都横扫各大 Offer 打了坚实的基础。

@梁山山:


本人英国管院金融会计在读,我们专业208个人,204个中国人,4个中东人。
刚开学Orientation的时候,是有一个本地白人的,然而intro week第一节课走进教室被行注目礼,整张脸垮到地上,20分钟之后拎包走人了。然后……他就转专业了……


至于体验…专业的教授们每个人都会讲几句中文,并不是你好再见这类,而是学术专有名词。讲到觉得大家不怎么理解的词,直接说中文。


Tutorial一要讨论,老师就笑眯眯的看着我们讲中文。一到下课看到各个教室涌出来的中国人,就觉得自己回国了。本科时候都是建facebook小组,现在直接让中东小哥下微信。

@Teddy惠:


其实哥大也差不多。进Engineering building基本就是中国面孔和印度面孔。这学期有门计算机的课,大概一半是中国人,主要是研究生,6个助教里有5个中国人。


今天去一个助教 office hour问问题,他对我说:你直接用中文问我吧。

最搞笑的是窝校评论教授和课程的网站上,经常有一些喜感的评论:



这是一个数论和密码学的课。这个评论说这个叫David Hansen的人讲得好,最重要的是他至少能说英语,就已经强过了数学系一半的人了。可见……


其实数学系faculty里也没那么多中国人,PhD和postdoc里比例比较高。当然还有欧洲各国和战斗民族们的口音也比较捉急。

@YuFang:


几年前,本人在英国威尔士一所大学念本科。Town很小,2万人口;Uni也小,8千学生。当时,决定去这所大学 就是因为想去一个跟国内完全不同的环境体验一下异国生活。


我念的是国内最火的会计与金融专业,全班就六个中国人,平时生活,学习都经常跟英国人交流,感觉挺好。


然而,后来我去了利兹大学读会计与金融学的Master,全班66个人,除了3个希腊的,1个印度的,2个泰国的,1个印尼的,没有一个英国人,其他都来自中国!


对了,我们有两门课的老师也是中国人,当然,他们上课还是说英语的,虽然说得一般般。一个大教室,在英国留学,老师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中国人,还没有一个英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体验?


我作为学生的真实体验就是:


如果一个班上只有少数中国人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团结,感情都很好;


如果班上有很多中国人的时候,大家就不那么珍惜了,就会分成很多小团体,而且从语言班就开始了。


当然,这其实也很正常。不过这种国人集中的地方,就少了很多异国的体验,只要愿意,你这一年不用说一句英语交流都能顺利毕业,只要你做好功课和考前复习。


说点国人多的好处吧:


  1. 国人多的大学说明这大学还是不错的,至少大家愿意去,在国内也会知名度;


  2. 大家毕业回国后还能保持联系,校友资源什么的,毕竟外国同学不会跟你回中国发展。


事情有正就有反,世界上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大量中国学生,有这样一位网友就在知乎上提问:整个学校就自己一个中国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Ivy Lu


16岁那年,我去美国当交换生,去的是俄亥俄的一个小镇。全镇会说普通话的只有我一个人,除我之外只有一个中国家庭,但是他们只会讲粤语。学校里自然除了我没有别的中国人,甚至连亚洲人都没有几个。我第一个接待家庭管我管的很严,刚到的时候英文讲的不好,什么都听不懂,也不会说,被接待家庭嫌弃。


他们为了让我更快的学英语,把我的手机“没收”了,买了一个当地的burner phone,就是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那种,当然,只能发英语,不能打国际长途;


叫我换了电脑,把原来的中文操作系统的电脑放到一边,买了一个只有英文操作系统的。每周我可以跟我父母联系一次,不允许我上中文网站,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所以我平时想上人人网都要偷偷看。开始的时候真的真的很痛苦,每天都想讲中文,甚至听到某些英文单词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词好像中文的某个词,但是两周之后,真的就是两周之后,因为没有人跟我讲中文,我也没有任何机会讲中文,两个礼拜我就可以听懂日常对话了,虽然表达起来还是磕磕绊绊,但是至少能听懂了。


当时参加了学校的marching band,我是唯一个亚洲人,大家对我很好奇,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橄榄球赛的时候会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中国有没有冰箱”,“我很喜欢吃sushi,你们每天早饭都吃sushi吗”,或者甚至“中国有手机吗”一类很无语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中国人,所以无知,因为无知,所以好奇。好处大概就是不用怎么努力就会有很多人过来跟你讲话,当然开始的时候我是听不太懂的,但是有这么多人陪我练口语听力,慢慢很快就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了。


所以体验之一:没有机会说中文,没有机会听中文,没有机会看中文,每天24小时都被迫生活在英语的世界里,导致听力口语飞速提升。如果有中国人,我应该一定会跟他们一起玩耍的,毕竟爱吃的东西类似,从小都是看葫芦娃,黑猫警长长大的,可以聊的东西有很多,即使都是英文交流,我还是更喜欢和中国人一起玩。但是在一个几乎没有亚洲人的学校,我只能跟美国人交朋友,push myself out of the comfort zone,即使跟她们没什么可聊的,也默默听着,试图找共同语言。


过程痛苦吗?痛苦。因为毕竟人家虽然对中国文化有兴趣,但是并不是所有跟你在一起的topic都要与中国有关,他们会聊乐队,聊学校发生的事情,抱怨老师,父母,教练,男朋友等等等等。开始的时候交朋友很难,因为缺少共同话题,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就跟在中国一样,只不过语言换成了英语,大家的话题无非就是上课,男生,八卦,衣服等等。


遇到不懂的俚语,表达方式,我都直接问他们,他们也都很耐心的解释给我听,他们也要我教他们中文,虽然学起来很难,但是他们还是挺有兴趣的。如果有人过生日,我在贺卡上都会用中文再写一遍生日快乐。在第二学期,语言问题解决了之后,我想交更多的朋友,所以就去报了垒球队。之前完全不会打,但是队里的女孩都特别nice,教练也很耐心的教我怎么打,让我跟她们一起训练,一起去比赛(比赛的时候我只能看着)。


学年结束的时候,因为逼着自己参加各种社团,交到了很多的朋友。所以体验之二:没有机会跟中国人做朋友,只能被迫去了解美国人的生活,发现他们的生活也挺有意思的,开始会经历很多culture shock,但是慢慢的就适应了,习惯了,在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学校,是了解美国文化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并不是说有中国人会怎么样,只是因为如果有中国人,我绝对不会这么push自己去跟美国人social,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运动,跟她们一起去购物等等。)


最后说一下接待家庭。我后来换到了第二个接待家庭,他们对我非常好,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如果说学校里没有中国人对我的正面影响是以上两条的话,住在一个美国人家里对我的影响真的太多了。首先还是语言。美国妈妈,姐姐,弟弟都会纠正我的发音,教我怎么用介词等等。


比如video这个词,我一直不知道v这个音需要用上牙咬嘴唇才能发对,直到有一天弟弟听到我说这个词突然开始大笑,很认真的跟我道歉,然后纠正我。类似这样的词还有不少,比如year和ear的区别,他们真的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我,直到我学会为止。所以一年下来,语言想不提高都难,在学年快结束的时候,美国姐姐有一天跟我说,你知道么,你说梦话都是英文的。
其次是文化。住在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家里,当然了解最多就是他们的文化,我不会说这是美国的文化,毕竟只是一个家庭,不能代表各式各样的美国人,所以了解最多的是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的文化。妈妈每周都会去教堂,姐姐弟弟和爸爸都不愿意去,所以我就每周都陪妈妈去,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了解所谓的文化,教堂里的人都特别的友好,妈妈每个月还会在sunday school教课,我也跟着她一起去,跟她一起准备吃的,看她教小朋友的故事。


逢年过节,妈妈都会亲自做thanksgiving/chrismas dinner,我跟她们一起烤pumpkin pie,学做各种各样节日的小点心,装饰房子,跟姐姐去trick or treat等等等等。我特别感恩的一点就是,他们真的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外祖父外祖母都对我很好,姐姐弟弟的cousin也都很能跟我玩的来。这一年里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就是外祖父的过世,教会的人对妈妈一家都很照顾,外祖父的葬礼也都是在pastor的协助下完成的,当时我真的觉得很难过,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最后学年结束,离开这个家庭的时候,真的特别舍不得,我们五个人在机场抱头痛哭,这10个月有很艰难的时候,我们也有过矛盾,但是最后的最后,因为我感觉我就是家里的一员,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还有一对美国的父母,离开回国的时候,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人一样难过。


说了好多,有用的没有的都写上去了,总的来说,这一年的体验真的很好,虽然有过很多挫折,很多的不愉快,自己也有过一整晚一整晚因为想家,想说中文但说不了哭的时候,但是对我整个的人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除了英语提高,了解了很多美国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经历真的教会了我怎么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扎根生存,从一个朋友都没有到有很多的朋友,从英文讲的不好到被人误认为是ABC。如果题主也在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学校挣扎的话,我想说,这种体验是人生难得的财富,可能当下很痛苦,但是现在努力去拥抱这些挑战,日后回过头来会发现,这真的会是很美好的回忆。



总结下来不论是全是中国人还是没有中国人对自己的影响并没有说的那么大,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相处模式。


最主要是能够让自己的留学生活过得充实,值得,精彩!你认为,中国同学比较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需要预测班可以在我们店铺拍下,留学小窝最新最快最全!听说读写

(公众号也有最新的店铺地址哦)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留学小窝

留学小窝订阅号ID:ielts886xiaowo

留学小窝个人号ID:ielts886-3(ielts886和ielts886-2已经满)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