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型选购 >关于学习英语的一些“干货”

关于学习英语的一些“干货”

2020-12-01 02:12:4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我们统一的普通话,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家乡的方言;美国黑人有自己“俚语”,我在广东沿海的老家也有自己的“俚话”。我从小生活的村子有点特殊,两百多号人的一条小村,却有两种方言:一种是接近“粤语”的方言,另一种是接近闽南话的“俚话”。


我们村大多数人(其实包括附近其他村落的村民)都是同时会两种方言的,如果加上普通话那就等于同时掌握三种语言了。相信中国很多地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地球其他角落也都大同小异。(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甚至会同时存在十几种以上语言)


村民们平时交流都是随时可用两种语言来交流的,由于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大家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家里是讲“粤语”,但是“俚话”我也会听会说,从来不觉得很难,但是我从小到大就想不明白黑人那个“俚语”为什么就那么难?


是中国人都知道,大学毕业后,我们都有学了十年以上的英语,但是能流利地说出十句完整的英文句子的,应该没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啊,假如你能随口讲出十句英文,你就超越了很多人。)


是英文太难吗?


据权威数据统计,把世界语言难度从易到难分为六个等级,英文排在第一等级,就是最容易学的阵营,而我们的中文排在第六级,也就是属于最难学的语言阵列。最难的都会了,学个最容易的却让我们挣扎十几年?


没有语言环境?


很多人认为学习一门新语言就要把自己浸泡在这门语言中,这是一个误区,也是一个为自己没学好的最佳借口(大部分人都把没学好英语的责任归咎于没有语言环境)。看一下一直生活在中国香港的外国人,他们甚至连一句广东话都不会说;在看一下那些生活在美国、英国、澳洲和加拿大等长达十年以上的中国人,他们一句英文都说不出口。


结论是:溺水者不可能学会游泳。


其实每个人都有学习言语的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跟一个小动物一样,它的脑容量才是成人的四分之一,一岁的时候才能达到成年的百分之七十,而且零社会经验,可是就这么个小婴儿只需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任何语言的听说无障碍,而且哪怕是多语言环境下,它都可以“照收无误”(而这个“听说无障碍”是多少成年人对英语心头永远的痛啊!)


我们惊奇的发现,当小孩长大后,特别是上学后,它慢慢又会变成跟成人那么“笨”了——突然就不会学习语言了!即使是很勤奋、很努力,收效都是甚微的,我们怎么会越学越傻了呢?


难道我们都是被英语老师教傻吗?明明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上学之后让老师教就不会了,明明就是婴儿一年就能掌握的东西,我们成年人学了十几年,还是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到最后出到社会还讲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流利英文,不是变傻,那是什么?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我们英语老师,因为他们也是被他们的英语老师”毒害“的,他们也是受害者。


说回来,我很庆幸当年把英语课变成了“体育课”和”电脑课”——翘课打篮球和泡网吧,所以受到“毒害”的很浅的,根本就没在英语这问题上纠缠过半分钟,因为我直接就是放弃了,没有任何痛苦,痛苦的是那些很努力,很认真听讲的“学霸”嘛,付出了十几年心血,后来还是没用上,余毒还一直跟随多年,还导致后来见到外国人就躲这种后遗症等等。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今天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结果是很令人失望啊!




以上两图揭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全球倒数第一!尼日利亚,柬埔寨、尼泊尔、泰国、土耳其都领先于中国。(中国人自己设置的考试,例如高考,四六级等不被国际认同,那是我们自己的考试)



感恩读书期间没有同学在,感恩自己对篮球的热爱和网吧的留恋……


我们学校的教学学习方法都错了吗?

我们学习母语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奇怪我们学习外语却用不一样的方法,常见6个错误教学学习方法:


 

上图左面是我们学习母语的正确方法,右格是学习英语的常用错误方法。

说到底我们之所以懂得以上那六种错误的方法,都是我们的学校和英语老师教会的。


其实成年人比婴儿学习语言更快,毕竟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逻辑思维。成人真正掌握一门外言,科学界权威人士大部分认为是六个月,甚者有人认为掌握类似英语这种简单拼音语言只需600个小时,有更甚者认为只需十天。


我们之所以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上,问题当然是出在方法错了,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弄懂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把学英语当成了积累知识,去记单词、背语法,死扣细节等,而语言的本质就工具,它只是一种沟通的工具。


我们透过使用工具来精通工具的使用方法。很多人都认同语言是工具这个观点,可是它就是不用,宁愿选择背单词来得更实在。


拿驾驶汽车为例,谁不是从“马路英雄”把车开成“车神”的?说是马路英雄,一点也不为过,大家的驾照怎么来得自己很清楚,拿了驾照刚上路那段时间的“胆大生毛”,估计是每个司机都经历过的。问题是,说句英语就怕得要死,而且说错真不会死,但是马路上真的会死人的,却一点也不怕。


说了这么多,看得人肯定不耐烦了,我知道方法是错了啊,那你说说你的方法啊!放心,肯定有干货,但是你千万不要带着“怎么背单词更好?”这种要命的问题过来。


如何在六个月内掌握流利任何一门外语呢?


来自新西兰的Chris lorsdale (龙飞虎先生)在一次TED 演讲上讲了关于如何短时间习得语言五个原则和七个行动,我觉得是我目前为止认为是总结的最好的。


五个原则


第一、四个关键字: 专注(attention)、意义(meaning)、相关性(relevance)和记忆力(memory)。


四个关键字它们非常重要地相互连接着,特别是你在谈论“学习”的时候,想象一下,跟我一起到一座森林里去游历。你走入一座森林,当你看到树上有一个像抓痕的小记号,也许你会放在心上,也可能没有。你继续往前走,然后你看到一个熊脚印,这个时候你应该注意到了。继续往前50公尺,如果你再没有注意到的话,你就可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熊了。这时候你是肯定会注意了。(再不注意小命都没了)


你会学到这记号很重要,这跟你的性命是有关系的。他代表着这是是一头熊。而让他和你的生存相关的资讯,就是你必须要注意的。然后你就会记住,如果这和你个人目标相关,那你就会注意,你就会记得。


所以第一个学习语言的原则就是,致力聚焦在和你相关的内容上。比如熟识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等,每天我们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人交流,把这几个场景所需要的对话先“拿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无数遍地重复它,这样,我们就会每天都会被这些场景激活我们脑子里的对话内容,自然而然就“用”上了。


“用”是很多外语学习高手的方法之一,我们都知道我们是通过使用工具来精通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只有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才能最快地熟识使用工具。我上面提到的“开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根本不会在研究汽车的工作原理和驾驶方法理论上从而就把驾驶汽车技术给熟练了。


第二个原则是:使用你的语言。


从第一天就把它当做一个沟通的工具,就像一个婴儿一样,想吃奶了就叫,不开心就哭,有,唱歌、写作、看书、看电影……最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其实教就是学的最好的方式。


第三个原则是:当你开始了解这个语言或者肢体语言带给你的信息后,你就会无形中学会了这这个语言。这被称为可理解性输入。所以综合理解,是有效的,是相关的,是关键的。学习语言并不是累积知识,就这方面而言这是生理训练。这是很多在学校里面考试成绩很好,很高分,却是聋哑英语的原因根源。因为我们脑中有一个帅选器,它会选择让我们熟悉的声音通过,然后滤掉那些我们不熟悉的语言的声音。而当你没有办法听见,你就不会了解,但你无法了解,你就没办法学会。你必须能够听见这些声音。这是有办法的,这是生理训练。说话会用到肌肉,我们的脸部有43条肌肉。必须让他们,协力合作起来,发出让别人能听懂的声音。如果你曾经花几天的时间来做过一项新的运动,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呢?痛吗?如果你的脸会痛的话,你就成功了。


第四个原则就是:心理状态。如果你很难过,生气,担心沮丧,也是没有办法去学习了。如果你心情愉快放松、好奇,你就会学的特别快;如果你是一个不能容忍一些模糊、要每个字都要听得清清楚楚的人,你会抓狂。因为你会越来越沮丧,因为你并不完美,如果你能接受了解一部分,不懂一部分,就越你所理解的部分你就会没有问题,你会很放松,而且学的很快,所以,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七个行动需要做。


第一个是,大量的听——泡脑子。把自己放在一个能够听上千上万这个语言的环境中。现今互联网时代,你懂的,你能够理不理解,这并不重要,你在听一个节奏,一个重要的韵律。


第二个先掌握:意义。重点在了解字义。你会说这样怎么做呀?我根本不认识这些字。身体的动作语言,你懂吧?沟通是通过各种肢体语言,有太多的肢体语言,你可以了解很多含义,可以抓到很多意思,所以这也是理解输入的一个方式。你也可以用那些你已经了解的规则等等来获得理解性输入。


第三个:重新组合。你可能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如果是10个动词,10个名词和10个形容词的排列组合出来的数据是很惊人的,一千种不同的句子你都可以讲。语言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那应该是怎么做的呢?你还记得吗?我,洗澡,现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了。这就是他们沟通的方式。所以呀。开始重新组合,用创意,从中获得乐趣,不要去追求完美,只要有效,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聚焦在核心上。什么是核心呢?任何语言都有常见的内容,在英文当中,一千个字就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表达的85%的内容。3000个字就能够包含98%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其实当你掌握了3000个字,一定能够用这个语言了,剩下的只是锦上添花。


当你真要开始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用你的工具箱。一开始你用新的语言说。例如:那要怎么说呀?我不明白。能不能重复一遍呢?那是什么意思啊?等等。在询问性的,基本的工具的语言,你要先掌握。在你所有的目标语言当中,使用它成为工具,让它变得有用,要和学习目标语言有关系。


到了第二周,你应该要学会:我,这个,你,那个,给,书……一些简单的代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像婴儿一样对话。发了第三第四周,你要学会,作者称之为“胶水词”这些如:虽然、但是、因此等这些逻辑性的转接词,将这些语言接在一起,让你能够表达更复杂更完整的意思,到那一步你已经在说话了,当你在那么做的时候。你该去找一个“语言长辈”。你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你就会晓得这是什么意思了?当小孩说话的时候,他会用很简单的事情,简单的组合,有时候会很奇怪,一些很古怪的发音,但是他们的父母就能够了解是什么意思,父母以外的人就不知道他是说啥……


更多分享,下面陆续呈上。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