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 Gass et al. (2005)的研究而设计,由两个研究组成。研究 1 考察任务 (视频与音频)对英语听解的影响,还考察英文电影视频和音频的任务-语境-关联形式的促听效果。研究 2 则考察环境(多媒体教室与语言实验室)对英文电影的听解效果。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英文电影视频与音频两种不同输入形式的任务哪种更有利于学生听解?输入任务中电影画面与音频关联大小是否影响听解,即语境效应?
2)课室环境如何影响英文电影的听解? 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哪种环境更有助于英文电影视频或音频的听解?
2.2 被试
研究被试来自某重点大学二年级商务英语专业165 名学生,随机抽样90 人,分成三个组(分别用 A,B,C 标记),每组 30 人,他们均有至少 10 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实验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上进行。实验前被试参加了一次水平测试。结果显示,三个组间的成绩无显著差异(F=0.686,p=.506)。
2.3 输入任务材料与课室环境
输入任务材料选自英文电影的精彩片段,分为视频和音频两种材料,每次实验材料包括 3 个电影片段。视频材料为英文电影去字幕后仅保留图像和声音的电影剪辑,音频材料是对应的英文电影剪辑去掉视频的音频片段。
为了验证任务和外部环境都是认知和认知过程的一部分,选取的输入任务试题 1 的实验材料,即电影视频中的画面与音频的关联性较小;而试题 2 的电影实验材料的画面与音频则有较大的关联。
课室环境指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教学环境。前者在普通教室基础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外放音响和投影仪。门窗桌椅与普通教室无异,也就是说桌椅都是一排排固定的,门窗等没有隔音处理。语言实验室指安装了教学软件系统的传统实验室,除了一台电脑、外放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外,学生座位上安装了显示屏和耳麦,门窗等还做了隔音处理。因此,两者作为自变量在物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4 实验程序
研究 1:被试为 A 组和 C 组,两个组的测试题相同,都是视频题和音频题,且难易度相当,每个被试分别在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做了一套视频题和音频题试题。实验在前后两周交叉进行,即交叉实验,第一周 A 组在语言实验室做视频题 1,标记为 A1;C 组在语言实验室做音频题 1,标记为 C1;第二周 C 组在多媒体教室做视频题 2,标记为 C2;A 组在多媒体教室做音频题 2,标记为 A2。
研究 2:被试为 B 组和 C 组,两个组的测试题与研究 1 的相同,两个组也在前后两周做交叉实验。第一次实验,B 组进行多媒体教室音频实验,标记为 B1,而 C 组则进行语言实验室音频实验,标记为C1。第二次实验,B 组进行语言实验室视频实验,标记为B2,C 组进行多媒体教室视频实验,标记为C2。
每次实验步骤相同,教师分别给予相同的实验指导语,在观看电影剪辑视频或听解音频内容前,教师不发放测试题,以便被试专注视听;为了避免过重的记忆负荷,被试被告知测试过程中可以做笔记,且播放分三段处理,每段连续播放 2 遍;每段播完后,教师和课题组成员按规定时间发题,答题和收题。
2.5 实验工具
两次实验的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三种题型,测试内容主要是基于电影内容细节的听解题。学生的听解根据得分进行判定,总分为 100 分,评分由两名研究人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取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