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型选购 >崔健真瞧不起粤语歌吗?

崔健真瞧不起粤语歌吗?

2021-06-29 21:02:02

香港歌手许志安日前参加内地某音乐节目时演唱了张学友的《怎么舍得你》,导师林忆莲听完表示深受感动,而导师崔健则称自己“听不懂粤语”,并反问许志安“我觉得咱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2015年,你唱的让现在的观众,让现在的年轻人听一个老歌,而且它是用广东话唱,你的寓意是什么?”



“崔健炮轰粤语歌”,大陆和香港,摇滚和港乐,。香港本地作家陶杰批评,“请崔健……不要装瞎,也不要装傻。”很多内地网友,包括不少崔健的支持者也认为崔健说了一句蠢话。走出象牙塔的崔健终于第一次被娱乐工业好好消费了一把。铺天盖地的批评,其实都只带着两张面孔,一张是敏感,一张是惰性。



● 崔健没有瞧不起粤语歌,他瞧不起的向来是不思进取


《怎么舍得你》是粤语经典情歌,林忆莲认为它足够代表香港乐坛近些年来的沉淀。但崔健的态度是:“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二十年以前的香港情歌已经足够代表香港了,但是我坚决不同意”。


这是崔健真正的态度。笔者认为,崔健并不歧视粤语歌,他关注的是粤语歌的守旧落伍,不思进取。30年来,他一直坚持“音乐要永远平行于时代”。


近年来,随着内地音乐节目的兴起,香港乐坛也兴起了一股歌手北上风。回忆这几年的内地综艺,站上舞台的香港歌手,唱功都不错,态度也认真,但风格单一陈旧,吃老本,以成人抒情风为主,都是怀旧芭乐歌手的底子。


网络的便利让内地年轻人在音乐上逐渐开了眼,各种小众、新奇、另类的风格都有了固定的受众,而曾经担当启蒙者的香港老牌歌手,交出来的作品显然落后时代太多。


当然,香港歌手在节目中的“千人一面”也跟内地大众对口水歌的偏好有关。乐评人@耳帝说:“芭乐情歌,这种音乐最不值得发扬,但是大众却最能接受,势力最庞大,把中国流行乐垄断在一个舒服但腐坏的区域。号称‘大型音乐评论’的节目应当承担起一种职责,不要再挖掘出更多的林志炫、齐秦、张宇等。”


崔健是什么人?“崔健对音乐类型有着很强的包容与接纳,他最早模仿威猛,翻唱欧美热单,后来学警察乐队玩雷鬼,《红旗下的蛋》更是华语音乐的巅峰,用中国传统打击乐玩放克,音乐性与思想性都极高,能量惊人,90年代玩嘻哈采样、模仿化学兄弟玩电子、Drum&Bass,可人们一提他永远是《一无所有》,只能看到情怀的一面。”(耳帝)


对崔健来说,一个不创新的音乐人显然是失职的。某期《锵锵三人行》中,崔健就说过:“所谓的腐败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别无聊的工作,完了就干那些你干了三年以上还要继续干的,内心里边就没有兴趣了,我觉得没有创新的东西对我来说那就是腐败生活。”



● 崔健确实不懂粤语歌:老粤语歌已死,香港新音乐有突破没市场


崔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强调自己并不懂粤语歌,而听了多年粤语歌的内地人实际也大多不了解粤语歌的现状。那些对崔健不满的大陆歌迷,多是在保护自己的青春记忆。他们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典粤语歌充满了忠诚与膜拜。


近十几年,香港音乐逐渐失去了它原来最大的市场内地。2003年,黄霑公开宣告“港乐已死”。“那时每家吃饭的时候都开着电视,用电视下饭,可以说每个香港家庭都在听那些声音,这种现象是不能再回头的。当年我在上海看见几个不会粤语的年轻人在唱《莫妮卡》,他们不懂粤语,但是电影和音乐是他们看外面最方便最便宜的窗口,以前是通过香港才能够看到,现在不用,他们都可以出去了,可以迈过香港了。”



霑叔走了九年,“港乐已死”的争论从未停止。“不思进取”也成了香港乐坛的标签。


但就是在2003年,林一峰、粉红 A、大头佛、在草地上、Elf-Fatima 等小众音乐公演日渐密集且颇受好评。接下来的三四年时间里,香港乐坛出现了林一峰、周国贤、My Little Airport、方大同、谢安琪、侧田、王菀之、卫兰、邓丽欣、泳儿、吴雨霏、卫诗、关楚耀……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近年来,“Band Sound回潮”,RubberBand的出现为独立乐队带来了生气。2014年,香港组合 CAllStar的专辑《Cantopopsibility》更被乐评人誉为里程碑式的进步。


在粤语歌一直引以为豪的“词作”上,香港音乐人也在语言上另辟蹊径,题材上大胆地冒犯社会禁忌。黄伟文曾经推行“新广东歌运动”,即把粤语俚语填进歌曲——譬如杨千嬅的《傻仔》、李彩桦的《你唔爱我啦》。林夕发起了新一代“非情歌运动”,以抗御情歌泛滥的力量。他在《皇后大道东》后不断回归社会题材,甚至把多年来的一些哲学体会融入到歌曲中。



在林夕看来,现在的香港乐坛更开阔。“大家都很喜欢对比,一对比就会拿出上世纪70、80年代那些作品,但其实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在题材的开拓上,香港乐坛比以前开阔了很多,以前的歌不会有那么多社会性的题材,也不会有那么多真正生活化的东西在里头。”


总体来看,现在的香港乐坛影响力大大下降。但相比较过去,如今的港乐风格更多变,类型更丰富,更加注重原创,更加小众化。


绝大多数内地人对港乐的变迁是茫然的,他们眼中的港乐其实已非今日港人口中的港乐,留存在他们记忆中的还是那一班老面孔和老歌,也只有在怀旧时,他们才会想起粤语歌。


2014年,在某选秀节目中,谢安琪作为唯一的香港歌手出战,她在粤语地区早已红翻天,黄健翔却“不认识”,就连从广东走出去的资深音乐人毕晓世都说没听过她的歌。当然,这也说明香港乐坛的缺少能真正扛大旗、挑大梁的人物。



● 这次与音乐无关,拙于言辞的崔健无意中触动了敏感心弦


崔健说:“我觉得真正代表一个区域的一个文化,不光是语言,应该有它的精神,它的独到之处,甚至有它的坚持。我更渴望听到来自香港的,代表他们香港本地人声音的一些音乐。”


港乐曾经的精神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对港人影响最大的歌曲当然是《狮子山下》。1970年代以来的系列剧《狮子山下》,讲述七十年代香港的底层生活。那个年代的香港,草根暴富或成名的神话层出不穷,只要你有智慧,能打拼,肯坚持,就有成功的机会。而在香港这个移民城市里,各地漂泊而来的难民占了大多数。因缘际会,黄霑创作,罗文演唱的同名歌曲同时触动港人和大陆人——“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地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这首歌代表了一个时期香港人乐观向上,百折不回的精神,但如今香港人的精神格局好像变了,变得有些敏感,有些脆弱,有些热爱怀旧。时移世易,令人唏嘘。


崔健可能不了解今日的香港,今日香港人未必不懂得崔健。2014年3月15日,香港红磡体育馆,香港歌手蒙着另一种“红布”,唱起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全场掀起高潮。


凤凰新闻客户端稿件


“凤凰网(ID:ifeng-news)”是凤凰网新闻频道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除了提供关于重磅事件、政经热点的“大新闻”,也推出有趣味、有营养的新闻解读。欢迎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