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型选购 >你没吃过的【 ​甜味 】四川!

你没吃过的【 ​甜味 】四川!

2021-03-02 03:06:27




四川的主流小吃多不胜数

就连甜食一口气数下来,都有十数种之多

原来四川不是什么吃的都辣啊?

每每听到此类问话

都会忍不住傲娇地来一句:

More than pandas & pepper,Sichuan, is also sweet!

(四川不只熊猫和辣椒,还有甜!)

今天就请这位地道的川妹子,带小伙伴们体验一把

甜甜的四川





| 甜 · 位 |




四川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糖区域,其境内的“甜城”——内江、自贡、广安、眉山、攀枝花,均种植大量甘蔗。四川蔗区主要分布于沱江、岷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四川传统的老蔗区。上世纪初,四川产糖量占全国六成,如今已有下降,更多的被广西等区域所代替。


| 甜 · 物 |



● 甜水面 ●



筷子头那么粗的面条,入口颇有嚼劲,伴着花生碎的香甜、花椒的浓郁和芝麻油的润滑,入口微甜,回味悠长。据说甜水面出现在清末,:“你们的甜水面我不大理解,你们在面中加红酱油都是甜味,这在我吃过全国的面食中,也是少见的。甜味中加上辣椒,这就更奇特了,但是吃在口里,却很受吃,好吃,有回味,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做法。”——红酱油是甜水面的灵魂,一般好吃的甜水面,酱油的调配都是保密哒!


● 甜皮鸭 ●


四川甜皮鸭如今各地各有做法,最为出名的是乐山甜皮鸭选用农家喂养的土鸭子,去毛洗净后用花椒、盐、料酒抹遍,放入盆中腌渍半天;尔后炒制冰糖,待熔化呈棕红色时掺入开水,搅匀制成糖汁;在鲜汤内放入香料、糖汁,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熬,将腌渍好的鸭子放入锅中卤煮至熟;最后还要用滚油淋几遍鸭子,至皮酥金棕才可捞出,并刷上饴糖。制作如此复杂的甜皮鸭,颜色红亮,口感咸甜,鸭皮酥脆,肉质细嫩。



● 糖油果子 ●



糖油果子最最地道的成都小吃之一,一串有四五颗左右,每串约三元钱。它以糯米、红糖和芝麻为原料,油炸后裹上白芝麻,并用竹签穿起来,果子里面是空心的,外表光亮呈棕红色,有股淡淡的焦糖味,表面有喷香的白芝麻,咬下去皮脆内软,焦香扑鼻。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旧时的成都花会上,糖油果子是绝对的小吃主角,边赏花看灯边吃糖油果子,是传统而独特的成都民俗,类似于北京人赶庙会人手一串儿糖葫芦~


● 红糖糍粑 ●



糍粑,南方地区十分普遍的小吃。红糖糍粑在四川的一种街边小吃,用糯米制成的熟糍粑让老板来一碗,裹上香喷喷的炒熟后黄豆粉,再淋上甜甜红糖汁,这味道巴适!有些做法里还会撒上花生碎或者核桃碎,口感上更为的好吃。而成都最负盛名的“三大炮”在做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在入锅前抛扔甩(增加弹性)时,发出“砰,砰,砰”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


● 赖汤圆 ●



赖汤圆创始于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其色滑洁白,皮软绵糯,甜香油重。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开始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从此一炮打响了名气。他起早贪黑,粉子磨得细,心子糖油重,卖完早堂赶夜宵,苦心经营,直至30年代才在总府街口(临春熙路)买了间铺面,坐店经营。如今位于成都春熙路南口的赖汤圆店面,外地游客来,定要去走一遭~


● 三合泥 ●



三合泥因采用大米、糯米、黄豆为原料合磨成粉,再加辅料和水炒成泥状而得名,吃起来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三合泥的历史虽不长,但在老成都人的记忆里,它是儿时不可取代的甜蜜回忆。虽然黑黑的泥状掺着不明碎屑,看上去有点磕碜,但它解馋的本事真是谁吃谁知道。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春熙路、文化宫和九眼桥,是最为著名的品尝正宗三合泥的地方,遗憾的是,如今却只能在一些古镇上才能吃到正宗的三合泥了。


● 蛋烘糕 ●




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师老汉从“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这道蛋烘糕。蛋烘糕在成都属于走街串巷的小吃,原味的就已香喷喷金灿灿,闻着美看着喜;而现在的蛋烘糕,还会加入许多小菜品种,吃起来绵软滋润,酥嫩爽口。强烈推荐「 贺记蛋烘糕 」!馅料多到连榴莲芝士都有!最原始的白糖芝麻堪称甜味经典!


● 黄粑 ●



黄粑又名黄糕粑,据说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部队首创了做法,在川、贵都是流行的小吃。把糯米和红糖用良姜叶(本地叫黄粑叶)包裹起来蒸煮,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黄粑的柔润香甜,就得靠这漫长的蒸煮过程,才酝酿得出来。


● 冰粉 / 凉糕 ●




作为夏天的镇暑之宝,冰粉因其冰爽、美味、价廉倍受人们青睐。 冰粉始于明清时期的武阳(今成都彭山县),创始人为王味缘,史称“味缘冰粉”。清朝中期传遍四川,遍街都在吃冰粉。凉糕是起源于四川宜宾的小吃,最初采用葡萄井的井水制作,其味鲜嫩爽口,丝丝顺滑,还有解毒排脓,清热去湿的功效。


● 醪糟粉子蛋 ●



醪糟粉子蛋,占据了成都乃至四川的早餐铺,是冬日早餐的常见选项。将醪糟(甜酒)煮开,加入粉子(糯米粉伴水搅匀后捏成的小团),打入溏心蛋,撒上少许糖,一碗热腾腾的醪糟粉子蛋就做成了。醪糟粉子蛋在四川不仅是一种小吃,还是一种能给产妇或体虚人士特别抚慰的滋补食品。


● 甜烧白 ●



四川(主要是成都及其周边)著名的九大碗之一。九大碗是四川宴席中的一种称谓,流行于乡村古镇,类似于其他地方的流水宴,原是以九大蒸菜而得名,也暗含分量多的意思。甜烧白发源于古巴蜀,主要食材是五花肉、糯米、豆沙。用红糖炒熟的豆沙夹入肉片,连豆沙带肉放在糯米上,再整盘蒸至酥软撒上糖,作为甜食上桌。


● 糖粉洋芋丝 ●



四川人将土豆(马铃薯)称洋芋。洋芋洗净外皮,切成丝,洗净淀粉沥水,将洋芋丝投入油锅中,炸至酥脆而不变色,捞出沥油盛入盘中,撤上白糖即成。在福建菜中还有一种类似的小吃,叫洋芋饼,也很流行。(梦厂插花:在大理我也吃到了类似的洋芋擦擦~是当地客栈的小哥儿亲手做的家常菜,不过是咸辣口儿的。)


● 蒸蒸糕 ●



上世纪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四季清晨或夜间,随处都能听到卖蒸蒸糕的梆梆声。卖蒸蒸糕的小贩常常挑一副担子。前面担着食具、木盒、米粉等原料,后头担着火炉、木炭、铁锅、蒸笼等。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树被砍之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冬天吃蒸蒸糕最销魂,那种热气蒸腾的雾气和那香喷喷的味道,还有那一口咬进嘴角的那股甜滋滋的红糖水,是许多人心目中最美味的小吃。


● 叮叮糖 ●



全成都人人皆知的小吃。老汉挑着担子,敲打着铁钉发出的声音“叮叮”作响,在成都和四川其他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叮叮糖即麦芽糖,制作过程复杂:将小麦发芽,把大米蒸成饭,然后将麦芽和米饭混合打成浆,合成水,最后放在一个大锅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每隔三四个小时就得喷一次水。沿街叫卖很需要脚力,从来没有固定的摊点,需要不断地行走,远远看去很有种美妙的古早味道。


东菱电器

微信号:donglingdianqi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