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微时尚 | 香港演员有必要学好普通话吗?

微时尚 | 香港演员有必要学好普通话吗?

2021-08-09 18:06:45

转自虹膜

张家辉因为国语不行被嘲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009年他主演大陆制作的电影《红河》,在首映礼上就吐槽过,从此他就常被提名「普通话最差的香港艺人前三名」之类的民间榜单,古天乐和郑伊健常驻状元、榜眼,第三名竞争激烈,陈豪和蔡少芬一度争崩头。


《使徒行者》


如今的张家辉毕竟是两届金像影帝,知名度大为提升,又常拍合拍片,大家对张家辉的嘲笑虽然是善意的,不过多少表达了真实的惊讶:都到了2018年,身为一个华语片影帝,普通话竟然如此拿不出手。


张家辉虽然拍了很多合拍片,但他并不算新千年以来的「北上」艺人大军一员,他几乎都在香港制作班底的电影里讲粤语对白,反而在内地拍摄《红河》时适应不良引发忧郁症。


《红河》


当然成长在港英时代的香港人并没有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个人觉得就算到了今天,梁朝伟讲英语都比普通话好多了。张曼玉同样。


似乎从前香港的学校教育体系里,英语一直是重要的,粤语是日常生活用语,从前对国语顶多是「求求其其」(随随便便)的态度。后来移居北京的演员翁虹曾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简体字,是从小人书《西游记》上看到的。而我母亲是重庆人,我父亲出生在湖北大冶、在重庆读书、北京工作。由于父母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在我日后的生活和教育中,有了比其他香港同龄小朋友更多接触简体字和普通话的机会。」


《亲爱的她们》


真的能做到国粤语都很流利的都和家庭背景、生活压力,以及强烈的学习意愿分不开。


父母为大陆背景或在大陆长大的艺人如黎明、王菲、刘嘉玲,国语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反倒是越晚来香港,学习粤语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王菲随家人移民香港时已经成年,音乐制作人梁翘柏回忆两人同属新艺宝唱片公司时,每回见到王菲都觉得她粤语有大幅进步。王菲在香港以王靖雯(因为唱片公司觉得单名太像大陆人)成名,又变回本名,从全部唱粤语歌到国粤各占一半再到搬回北京不再唱粤语歌,甚至她的两任男友谢霆锋略带京味的普通话,都表明她始终无法在香港找到文化身份认同。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


比王菲极端的例子是李连杰,在香港演艺圈打拼的他对学习粤语相当抵触,觉得当时的香港人嫌普通话土,因此坚决不学,而和他差不多时间去香港拍动作片的于荣光则和其他赴港艺人一样埋头苦学,可能那个年代内地香港来去并不如现在自由,不会说粤语日常生活就会有问题。于荣光回忆香港家里打电话免费,因为见不着面不尴尬,成了很好的练习手段。


其实1949年以后从内地到香港的所谓南下影人就算不会说粤语,起码工作也不会有问题。


后来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和严浩的《似水流年》担任监制的夏梦从前是香港电影公司长城的明星,她于六十年代末就移居加拿大,一生都只是听得懂广东话而不会讲。


夏梦主演的《故园春梦》


电懋电影公司当时的童星邓小宇回忆,拍戏的时候,导演岳枫讲国语,和演员李湄、雷震则可以用广东话沟通,「他们懂得说半咸淡广东话」。电懋是国语都会片的天下,和国粤通吃的邵氏不同。


从邵氏转投电懋的女星乐蒂1949年刚随家人来香港时因语言不通无法入学,而她那财大势大的外祖父顾竹轩(青帮头目)更加无法适应,只待了半年就打道回府。可见从那时开始,年轻人要真正融入香港,粤语已经必不可少。


而中学毕业于苏浙公学的李司棋生于天津,近年因为TVB电视剧《家好月圆》重新翻红,普通话同样流利,。


李司棋(右)在《家好月圆》中


ABC艺人碰到的语言困境可能最大,毕竟最拿手的英语排不上用场。出身在美国的吴彦祖父母是上海人,他的粤语和国语都是出道以后学的,好在早期导演都非常体谅他,他在《玻璃之城》里演比较本色的ABC,正好表演「半唐番」在香港的种种不便;到了《北京乐与路》里,他演一个迷失北京的香港歌手,此时粤语已经不错,倒是同一部片里飙京骂的舒淇让人冒冷汗。

《北京乐与路》


据说吴彦祖在《特警新人类》时期已在苦练中文,哪怕都是靠英文注音强记。加拿大出生的林嘉欣虽然父亲是香港人,但她在拍《男人四十》前广东话也不行,导演许鞍华特意安排她和戏里的同学唱K,倾偈(聊天),去茶餐厅,体验香港中学生会做的事。在试过了台湾娱乐圈无果之后,林嘉欣终于靠粤语在香港成名。


即使完全没有天然环境支持,苦练语言有功的也大有人在。工作就是最好的机会。


张国荣为拍摄《霸王别姬》提前一个月去北京练普通话的故事令人称道;汤唯因《色戒》走入大众视野时已经被媒体注意到她国粤英转换自如,当时的新闻夸她「自备三声道」,借用她最近接受采访时地道的港式粤语来说,那部片的确「change咗我个destiny」。


能在采访宣传时侃侃而谈让观众赞叹也不代表能用非母语表演。导演留不留下原声有时全凭运气。


普通话好成胡杏儿那样,她在拍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时还是在导演丁黑的建议下用了配音,更别提同剧里港腔更浓的香港舞台剧皇帝谢君豪了,果断上配音。


《那年花开月正圆》


他们还算是坚持自己念普通话台词的,其他普通话不灵光的香港演员则必须用粤语和其他人鸡同鸭讲地拍戏。


周润发、杨紫琼在《卧虎藏龙》里的普通话让人一头雾水,机械到影响面部表情,不过可能本来目标观众就是看英语字幕的,干脆省得配音了。


《卧虎藏龙》


说老实话,比起演员能否用标准普通话做广告或者参加综艺节目来,我更关心哪些演员为了一个角色苦练口音甚至是语言。毕竟台词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国语配音港片长大的我第一次听到广东话原声是崩溃的,有种要重新认识这些演员的错愕感。


也没见平常一口爱尔兰英语的西沙·罗南在《伯德小姐》里演加州女孩需要另找人配音的。西班牙演员哈维尔·巴登为了在《黑夜降临之前》里演好古巴作家雷纳尔多·阿瑞纳斯专门练习古巴西班牙语的口音,英国演员更加看似举重若轻,等闲都能模仿个爱尔兰苏格兰美国南方口音来。


《伯德小姐》


更惊人的是奥地利女演员Maria Schell在出演维斯康蒂的《白夜》时硬是把意大利文台词都生背下来,赢得了工作人员的尊重。这样为了角色认真练习语言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好莱坞或国外。


《白夜》


华语演员当中越来越多可以用多种口音演戏的演员。秦海璐、周迅也早就证明自己可以用粤语演戏,台湾演员吴可熙和柯震东在赵德胤的《再见瓦城》里讲云南话几可乱真。


《再见瓦城》


在今天的华语电影工业局面下,多掌握几门口音和方言,对演员有极大好处,最重要的还不是有机会多接几个戏,而是,这是一种极重要的自我修炼。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