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如何规划最有效的学习路径—找到你的下一块“多米诺骨牌”

如何规划最有效的学习路径—找到你的下一块“多米诺骨牌”

2020-06-14 04:01:38

“多米诺骨牌”这个小游戏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把一个个长方体竖着立起来,按顺序摆在一起,轻轻推倒第一个,后面的就哗啦啦全倒了。



每一块牌倒下去的时候,产生的冲击力都足以推到下一个。因此,如果位置合适,这队牌可以无限倒下去


这个现象并不稀奇:又瘦又高的东西,重心很靠上,不容易站稳——给一个横向小小的推力,就能让它重重地摔倒


那既然不用很大的力气就能推倒下一块,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小块去推动一个大块呢?


有个老外还真做了实验,请看下面这个动图,给你演示一个“递增多米诺骨牌”的运行状态:



经过测算,每一个多米诺骨牌其实可以推倒比自己大50%的牌。(这个百分比也跟牌的厚度相关,但是具体是什么数字并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


从一块5毫米高,类似于指甲盖儿大小的牌,每次递增尺寸1.5倍,经过13次推倒,最后一个大块高达1米多。


如果可以这样重复30次,最后一块将和上海中心大厦差不多高!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用“指甲盖儿”去推倒“摩天大楼” ——如何规划合自己最有效率的学习成长路径,让我们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


适当地“拔高”

“递增多米诺骨牌”模型的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每一块都比上一块大一些


在“有效学习方法”的范畴里面,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重要原则


如果想进步,就必须要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只有尝试去撼动一个比自己现有能力更大的目标,才能真正进步。


去做一些让自己舒舒服服可以完成的事儿,就跟普通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只是在不断地推倒更多一样大小的东西。从“提升高度”的角度来讲,只是在原地踏步,做的是无用功


那怎样才知道自己是否在“学习区”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留意自己的感觉,看看尝试做这件事儿的时候,自己是否处于一种“不自在”的状态。


例子


如果有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轻松愉快”,看完之后也只是觉得“有点儿意思”,很快就放下了,那这一定不是一篇让你能进步的内容。


真正能让你成长的阅读,必定会让你不断地停下来思考,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引发你的联想,你的灵感,读完了让你觉得很“烧脑”,想休息一下,但又放不下,好像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理解...


--


如果你去练习打球,希望能打的更好,那么选择一个可以让你有把握取胜,时不时还要顾着对方的面子,不要让对方输的太惨的这种对手去练习,顶多只能算是消磨时间


真正能让你变得更强的,是一个需要你全神贯注,奋力一拼的对手。面对他你会担心自己是否能打赢——很期待,很兴奋。一场球打下来,你会很累,但却“酣畅淋漓”。


但如果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选择了一个真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靠蛮力一遍一遍地尝试,一遍一遍地失败,这样做虽然也没让自己舒服,但也同样不是一种能让自己有效进步的方法。


在“递增多米诺骨牌”实验里,如果你尝试用指甲盖儿大小的牌直接去撞一个1米高的大块头,那结果可想而知——无论尝试多少次,都是“纹丝不动”。这样的努力,也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陷入了“恐慌区”。



我的例子


我小的时候,每次看完武打片都特别兴奋,幻想自己要是也能像大侠一样力大无穷就好了。可每当我尝试对着水泥墙挥拳,“对手”每次都是冷冰冰杵在那里,稳如泰山。那种“完败感”(还有我手的痛感),立刻就能让我心灰意冷...


--


大学毕业以后,我尝试过学习西班牙语和日语。


当时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是缓解一下“没有在学东西”的焦虑。身边并没有什么朋友说这两种语言,工作上也没有需要,也没有经常去相关的国家游玩——总之,没有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帮助我学以致用


可以想象,生活一忙,研究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的语言,就被往后放了。我这两种语言的能力,除了只言片语之外,从来没有达到过“能用”的水平。



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情况下去学一门小语种外语,虽说不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的状态也是比较接近“恐慌”的——辛苦了半天还用不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而我并不能感觉自己的能力有提高,只会不断地积累挫败感


生活中经常会冒出来一些很“高大上”的机会,幻想“能做成”时候感觉真的很爽,但真正做起来却有点“小刀砍大树”的无助感,很难坚持。


遇到这种感觉,可能就是我们跳步进入了“恐慌区”。




那如何让自己既能在“学习区”有效进步,又能避免掉入“恐慌区”呢?


在“递增多米诺骨牌”模型里面,每一块的尺寸,不多不少,刚好只比上一块大50%。


我们选择下一个学习目标的时候,也应该要“适当地拔高”——让自己竭尽全力,可以把目标彻底推倒


不轻松,但是能做到。


而那些自己很想要,但是现阶段还撼动不了的目标,应该理性地“先放一放”。先去找一个“曲线救国”的中间目标。


找有“杠杆效应”的路径

“递增多米诺骨牌”还有一个更重要特性,那就是“杠杆效应”。


你在正确的方向(横向)上面轻轻一推,就能释放整块物体的“势能”,让它可以重重摔下


这“一轻一重”,就造成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了“杠杆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考方式去找“有杠杆”的机会:

  1. 找到有“势能”的地方

  2. 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可以用较小的力来能释放这个“势能”


这好像说起来有点玄乎,下面我给你讲讲我的几个小故事,看看你是否可以从中找到上面这个模型的影子。?


我的例子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的理科脑子还不赖,但是在热门的数学/物理学科竞赛上,还不足以在我们那个理科实验班里达到数一数二的水平,更不要说在省/全国拿奖了。


在那个年代(上个世纪90年代),中学生学科竞赛领域里面,有一股新的“势能”慢慢在积累——计算机编程。


那个时候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在规定时间内,设计算法,实现程序,解决一个问题的比赛)刚开始没多久。我在深圳,相比全国其他城市,离最新科技比较近,最早从486开始就接触电脑了,也有幸能够在DOS时代就开始学习写Basic/Pascal语言。


当时学校里也有少量的孩子们喜欢“写代码”,我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兴趣的原因,我没怎么花心思在做数学/物理难题上,而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钻研“数据结构”了。


(配图中的孩子不是本人哈)


小小努力加幸运,某次竞赛,让我拿到全国前6名,得到了“理科竞赛的全国名次”——我的理科没有一流的水平,但却拿到了“一流”的成绩,这是一次“杠杆”的实践。


--


我从小也属于中国众多“苦逼”的琴童之一。勤学苦练,再加一份音乐天赋,在城市级别同龄人里面也能拿上名次。


但放眼全国,论古典音乐演奏水平,我就太“业余”了。最好的一次是在初一的时候,拿了一个在北京举办的,但没有北京孩子参加的全国比赛三等奖(分数排位在前10)。那也是历史上我离李云迪最近的一次——他那次拿了一等奖。


我在练琴的时候,跟大部分人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特喜欢把一段听过的旋律改成钢琴版。可能是因为练古典音乐比较虐心吧,我时不时就会走神儿,去找一个最近的流行歌曲,即兴弹一个钢琴版本。


这样做其实能把弹钢琴的“社交属性”提升不少——要知道,如果你想给女同学们露一手,弹高难度的《李斯特》不一定有用,但弹一个超“弱智”的《周杰伦》就能尖叫翻天!?


相比其他独奏钢琴演奏者,我还更愿意加入乐队,给唱歌的,或者其他乐器伴奏。


所以,我慢慢积累了一些大牛们都不屑的技能——钢琴在非严肃音乐环境中的应用。不太复杂的旋律,我听两三遍,就差不多能用钢琴演奏一个近似的版本了。


这个技能,说实话,如果有心人用心练习,并不是很难取得。但它却在人生重要的时刻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我考大学那年,参加了人民大学的艺术特长生考试。在考“即兴伴奏”的时候,老师就把几个只有旋律的简谱放在我面前,我看了一阵子之后,脑子里面自动就有了灵感,双手就在琴键上把旋律和配乐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老师估计很喜欢我的风格——一般考生可能就弹一到两个曲子,但她最后让我差不多把整本都弹了,说是要“欣赏一下”?


结果是,,高考录取降到一本分数线。(但我后来也拿到了清华的特长生,分数也够了,,有点辜负了人家...)


论演奏古典音乐的硬实力,我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没有这么高的名次,但正好,非艺术大学招特长生,看中的其实是“即兴伴奏”这个比较简单的技能(因为主要是给合唱队弹伴奏的)。


花了平时零碎的娱乐时间攒下来的技能,却拿到了国家一流大学的入场券,又是一个“高杠杆”的实践。


--


我在学英语的时候,有幸碰到了李阳的《疯狂英语》。他的系统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学语言,最重要的是要说的像外国人”


当大多数学英语的人都在背单词,做语法题,考四六级的时候,我在钻研如何把每一个“原音”都说的像老美,如何“脱口而出”一句话,让人觉得你肯定在国外生活过。


能跟外国人自然的交流,肯定比能多拿点考试分数更有趣。我在学校里的课余时间,从来不会去多做一份英语试卷,都是不要脸地在外教的宿舍赖着不走,能多聊一句就多聊一句。


所以,当时的我虽然英语考试不排前列,但是代表学校出国访问的名额肯定是我囊中之物。高三的时候英语老师还特意找我谈了一次话,说你的英语水平跟你的英语成绩很不符合,这个太可惜了!最终我在高三的后期才专心把这个“缺口”给补上。


大学毕业的时候考GRE,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并没有在语言环节拿到高分(面对背单词的煎熬,我没撑住...)。但后来有机会去美国密西根大学拜访的时候,机械系的老师对我的评价是"We haven't had a Chinese student who speak such good English for a long time..."(我们好久没见过英文说的这么好的中国学生了...)


这个优势还延续到了我在香港的生活。在这边生活了这么久,粤语的日常对话,教学,生意谈判等等都没问题。但是香港本地人还是能听出来我是外地人——仍然有“非母语”的迹象。


但多数人会认为我是北美回来的ABC(美国生的中国人),这主要是因为我在粤语里面夹杂英语单词的时候(这是香港人说话的特点,每句话里面都要有多语言元素),说的很有美国味儿。让人误会是ABC,在香港的社交环境里还是有些优势的?。


我在英语学习路上选择的“多米诺骨牌”,是“纯正口音”。我的单词量虽然不大,语法可能也错误不少,但我在用英语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能产生亲近感


花点时间关注一个语言中“小环节”,可以达到“亲近感”的境界,也是一个“高杠杆”的实践。


以上都是之前发生的故事。那现在有什么杠杆的机会,可以让我轻轻一推,能产生重重的效果呢?


我在《当了八年房东赚了30多倍是怎么实现的?》一文里,描述了当年在香港买第一套收租房的细节。(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第二份薪水”,回复“八年房东”)


回过头来看,那个案例最大的“杠杆”,其实是我在对的时间里,正好拥有对的理念


那现在还有没有“租金收益率”和“贷款利率”有利差,且“起步金额比较小”的机会呢?


其中一个离我们地理位置比较近的答案是:日本。


这也是我最近经常出差日本,去研究探索各种可能性的原因。日本的房地产板块,可能会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在房产被动收益方面的下一个“多米诺骨牌”。


  • 有没有“势能”?——有,日本旅游业需求旺盛,房子的回报率高,利息还很低。

  • 有没有“适合我的方向”?——有,只要我肯去跑,就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不但可以自己投资,也可以连接更多的投资者。


--


作为一个从小学琴的人,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跟管弦乐队演奏钢琴协奏曲。


但是想让数十个音乐家跟你一起玩,你的水平真得是一流中的一流才行。



对于一个不是专业弹琴的人来说,这个成功率太低了。


但是,最近我找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向那个目标更靠近一步:


我可以先加入管弦乐团,然后当乐团自己在排练协奏曲,钢琴家没来排练的时候,说不定我就能在排练室里面给乐团当当钢琴的“陪练”。?


而如何最有效率地达到“加入管弦乐团”的目标呢?


答案是:通过冷门乐器——低音提琴(Double Bass)。


如果你想通过小提琴/单簧管这些热门乐器进入乐团,那必须要达到相当的水平才行——竞争的人实在太多了!


但低音提琴这个乐器,因为又大又沉,学完了也很难独奏,学起来成就感相对比较低,所以学的人没有那么多。


可正好每个管弦乐团都还需要几个低音提琴,而且通常的曲目,低音提琴的音符还相对比较简单...


所以通过“低音提琴”这个乐器来达到加入管弦乐队的目标,就是一个任务相对简单竞争比较小市场需求还挺大的,有“杠杆效应“的方式。


我只要“肯做”,放弃钢琴/吉他那种“炫酷”的主角表演体验,专心做一个配角,就可以在这个比较省力的方向上,经过努力,就达到“能参加交响乐团”的效果了。


  • 有没有“势能”?——有,低音提琴是一个“供不应求”的乐器;

  • 有没有“适合我的方向”?——有,只要我去练好基本功,练熟一些相对简单的音符,就能参加到伟大作品的演奏中。?


而说不定再下一块“多米诺骨牌”,就是我现在不敢想象的,更有意思的事情。?




上面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下面让我们回到“财务自由”这个主题上来。


我在《工薪族财务自由路线图》一文中,最想写的核心关键点,就是从“上班打工”,到“财务自由”这两个看似特别远的状态中间,到底有哪些过渡的目标可以让我们一步一步走过去。


本质上,那些阶段目标,也都是一系列的递增多米诺骨牌——每一阶段的努力方向,都属于“适当的拔高”,而若达到了阶段目标,也足以触发一个新的人生状态。


这里重新列举一下《路线图》一文中的5个阶段目标:

  • 第一阶段:学习财务知识,积累投资经验。

  • 第二阶段:积累商业经验,眼光,人脉。

  • 第三阶段:打造系统,解放时间。

  • 第四阶段:准备自己的解放日

  • 第五阶段:缩减耗时又不能系统化的工作


有兴趣用今天讨论的理论模型,去重温这篇长文章的朋友,请关注“第二份薪水”,回复“路线”。




总结:


今天我们用一个“递增多米诺骨牌”的模型,类比了一套选择学习成长的有效路径的方法


选择阶段性目标的时候,最好符合以下几点:

  • 适当的拔高——不轻松,但可以做到;

  • 有杠杆的路径——让努力做到的小目标,产生更大的效果。


你现在正在“学习”什么呢?学起来吃力吗?短期目标是否有“杠杆效应”,可以让你更有效地达到更大的目标呢?


请在留言区给我们分享。


我们相信大家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生活会更有品味。“第二份薪水”公众号致力于帮助工薪族在不影响现有工作收入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其他收入来逐渐代替打工薪水,达到财务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马克从2008年开始,就怀着一份“不安分”的心,希望能从“打工拿稳定薪水”向“不打工照拿稳定薪水”迈进。2012年正式结束了打工生涯,现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城市,与自己喜欢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攒够了“被动收益”,这一切皆为可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欢迎给我们发信息,告知我们您最想了解的内容,让我们未来的文章能更贴切地帮助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