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阅读协会新春讲座丨一个成都人眼里的成都交通史

阅读协会新春讲座丨一个成都人眼里的成都交通史

2021-01-06 01:42:37



三月已远,我们迎来了人间四月天

3月31日下午,成都著名摄影家、作家张建走进铁像寺水街散花书院,为成都读者带来一场“成都交通史话”的专题讲座。活动由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米瑞蓉主持。

虽然成都下着细雨,但挡不住读者的热情,来自成都各区县读者将散花书院的二楼挤得满满当当。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介绍这本《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英国伦敦自1625有出租马车以来,他们简称两轮和四轮出租马车叫cab。到1906年时,英国伦敦出现了一种车用计程器,他们叫taximeter,所以伦敦人把安装有这种计程器的小汽车出租叫Taxicdb,最后简化为TAXI。这个TAXI,表明了伦敦从出租马车到出租汽车的发展沿革和血缘关系。

       当这个TAXI这个计程车传入香港时,当地粤语发音为“的士”,然后,这个香港的“的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成都,所以成都有人以为“的士”就是出租汽车了。

       成都的士——就是从轿子到轿车,从清嘉庆有了出租轿子到现在的出租汽车。



罗丽娅老师朗诵


        看到这个书名,大多数读者一定会首先发出疑问:的士不是现代才有的吗?而且“的”和“士”两个字放一起组成一个词,不符合汉语本身的习惯,显然是翻译外来词,怎么会从清朝开来呢?原来,作者所谓的“的士”,是一个宽泛的功能性概念,这种功能就是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照着这个界定,欧美历史上的双轮马车、四轮马车,清朝嘉庆以来的营运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等,都归属于的士的范畴,而当下颇为热闹的共享单车,也正是的士的延续。

        这一界定把的士的历史延长了一百余年,作者即以成都这一特定地域为中心,对该行业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从轿子写到大奔,从清朝写到当下,是目前为止关于的士行业第一部悉心的通史性的论述。张建多年来勤力收集相关资料,做了大量口述史,对的士史如痴如醉,终于汇成此作。我相信,对的士的研究,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成熟。

——《从清朝开来的的士》序,张新泉作


罗丽娅


 
   张建  

张建,成都作家,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的士文化博物馆创始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视觉艺术家。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租交通企业高管岗位多年,有丰富的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管理经验,著有《从清朝开来的的士》等书。

唐丽娟

文化志愿者,张建老师好友。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这本书是唐丽娟女士在燕露春推荐给出版社的书之一,从文化追溯历史。且对张建老师创办的《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给予了支持。

在讲座中,张建老师以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述成都百年的交通发展史。不少读者说:“成都像这样的高质量的人文讲座应该多一些。”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创作主旨

这部书定位于挖掘成都百年出行文化及展示城市交通演变、发展历程的史学专著。

成都是一座有着2600年历史的城市。丰厚的历史积淀,使城市的餐饮、建筑、服饰都有独特的韵味,被众多文史大家和爱好者充分整理、挖掘,被众多有志传承者研究传承、发扬光大,使今日成都成为中外宾客心目中“来了就不想走”的旅游、文化、历史名城,享誉中外。

我们的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历来十分注重史学研究,大家对城市的餐饮、街巷、建筑、服饰等都进行了深层的整理挖掘,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璨然、迷人。然而,作为一个老成都人,我发现在城市历史整理、文化挖掘中,在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四大项中,唯有“行”的历史少有整理和研讨,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然而,城市交通是一座城市的主动脉,是城市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和窗口。任何城市的发展进步都首先体现在城市交通上,人民的生活更是离不开城市交通。可以说,城市交通的发展史,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史。

作为一名资深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者,在多年的管理研究中,常常为这座古老的城市人们出行方式随时代而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而惊叹,被一代代成都人为改善出行条件而迸发出的创造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所感动。因此,挖掘整理一部老成都交通史,让读者从中了解今日城市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交通之来之不易,铭记那些为此奉献聪明才智的一代又一代普通劳动者,也就成了我心头放之不下的责任。



讲座上,唐丽娟女士说道:“张建在为的士博物馆收集资料时发生了许多奇遇,他在燕露春讲得精神振奋,朋友们就说这些故事太有意思了建议他写下来。张建果然开始记录这些有趣的人和事并写了一篇又一篇文字,结果越写越多也越写越好,朋友们就说以后可以结集出此书了。我也觉得可以出本书就推荐给了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吴鸿社长。吴鸿与张建认真谈过几次,期间看了大量的老照片和文章并给予了一些好建议,最后决定出版关于成都交通史话的《从清朝开来的的士》一书。




向丽琴老师朗诵



     在成都的晚清时期,是唯一成了大气候的出租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再给它加个时尚的名字,叫肩上的士吧,简称轿的

     轿子作为代步工具,出现于汉代,但在轿的出现之前,仅限于官宦和富宅人家使用。今天的影视文艺作品都可大量窥见官轿影像。

     在成都的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于商业、手工业的日渐发达,人口增加、出门办事经商或走亲访友、城区增大,客观上就有了代步工具求租的需求。于是,民营客轿就萌芽了,也逐步产生了专门从事轿子营运的行业,这个行业就称肩舆业。我们今天又叫它肩上的士,倒也准确。再有,当时成都还没有一条马路,全城皆为石板路,所谓大街宽不过十米,小街窄巷二三米而已,客观上更便于轿子风行。到了清光绪年间,成都、华阳两县已有轿铺300余家。为便于管理,官方还在宣统年间成立了四川轿商帮普益分会,专门管辖成都府县的轿帮。

     成都当时的营运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鸭篷轿,另一种叫街轿鸭篷轿简单粗朴,以竹竿为主要制作材料,上遮布篷,形似鸭篷子,所以形象称之为鸭篷轿。它们多停放于城外轿铺,主要为出城下乡的人提供出行租用服务。街轿又称过街轿子,主要用于成都县内城街交通。它们常分散于城内各街口和四大城门的轿铺,并租赁给轿夫从事招客营运,轿铺从中抽取一定额度的赁金。街轿再分两种,二人抬叫二姑噜,三人抬叫三丁拐。在城内招客,租价多以去向街道远近为准。此轿为竹木结构、瓦式轿顶,轿厢两侧各开耳窗,轿前口挂有麻布门帘。坐街轿能遮阳避雨,悠悠赶路,而女乘客又可免抛头露面,极合封建习俗。这种街轿多为城内升平街、童子街、暑袜街、康庄街等处制轿铺制造而成,工艺也不复杂。

     时值宣统二年(1910),由于肩舆业生意较好,一种新式藤轿开始在成都街头面世。此藤轿以竹木为骨架,精制藤条编织座椅,轿厢三方开窗,窗面宽敞,无门帘,卧式座椅,靠背适度,坐垫柔软,乘坐感舒适又清爽。这时,看藤轿,颇感设计新颖;乘坐其上,顿感舒适又视线开阔;用心去体会,带来解除了束缚的轻松和开放。藤轿的代步功能呢,一点都没变,变了的仅仅是乘轿的感受,这时的轿的真是一下子抬出了一句话,轿子也改良,乘轿心宽敞。一个围拦了很久很久的轿厢,在成都就这么开放了。新式藤轿迎合了维新改良的世风,很快受到成都社会各界欢迎。


向丽琴朗诵《肩上的的士》



创办的士博物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真的费功夫

这是成都的唯一一个交通相关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的士博物馆”


代表阳春白雪的文物尚且命运波折,代表下里巴人的更加难逃劫数。寻找的士的相关物件堪称其难。


在收藏界,大的、金的、铜的都好找,可是票据仅仅是纸张,过了它的使用期,往往就会被丢弃。加上很小很轻,更容易丢失、损毁,因而更难找到。但事情往往是,只要你一心一意,那个东西仿佛能听到你的召唤,奇迹般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找到它们关键不是金钱,而是机缘,以及是否有懂得并珍惜它的心。而张建正是那样的人:“这些票据就是我的宝贝,找它们,几乎就是海里淘沙。”


花费的金钱自不用提,他常常为了一张很小的票到处跑。一次他得知自贡有票,立马驱车前往,发现原来是1971年富顺县的“马车客票”,“早上去,天就开始下雨,一直到晚上,路上遇到货车堵车,开了一天的车,来回四百公里路,最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张建老师为读者签名《从清朝开来的“的士”》。这也是成都近年重要的关注交通史的图书。

签名本《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粉丝们和张建老师愉快的合影,不忘晒晒《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阅读指南

本书简述了成都的士有两百年历史,它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150年

              第一阶段又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的出租交通工具主要是盛行于清中期至晚期的出租轿子,被我们称为“肩上的士”,同期还伴有少量的出租马车和出租鸡公车。这个阶段是成都第一次有了出租交通工具,有了公用交通是成都有“城市感”的标志性事件。

             (二)后期的出租交通工具则在民国时期黄包车打了天下,它取代了出租轿子,也是第一次把出租交通工具靠“两个肩膀”变成了“两个轮子”,这是种进步。成都的黄包车在高峰时,多达车行700余家,车辆近12000台,车夫达到近3万,载客人次每日超过20万,可见当时的出行量之巨大了。成都的黄包车发展后又分化成两支队伍,一支叫“街车”,专门在城内营运,另一支叫“路车”,专门跑长途,其奔跑能力超强,一天可往返成都至灌县的百余公里。“成都路车”在高峰时期拥有2546辆,日夜奔跑在川康线、川陕线、川滇线、川鄂线以及成灌线,被喻为“飞车队”。同时,也有自行车出租的出现,我们称为民国时期的“共享单车”。

2

第二阶段:成都解放后的1954年至1984年的30年

              主要的出租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和小汽车出租。

            (一) 成都人力三轮车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次以国有资产方式投入出租交通,过去都是资本经济投入;第一次把人力三轮车工人,从职业上定为“驾驶员”;第一次有了女性驾驶员;第一次以“和平方式”完成了人力三轮车对黄包车的取代(过去都是非稳定方式进行的)。

            (二) 小汽车出租则于1957年第一次出现,两年后停业。当时的租车电话号四位数,为1762。第二次复业已是1979年,依然叫小汽车出租,租车电话27748,两次都是国有资产投入。

3

第三阶段:从1985年至今

              主要是出租汽车的投入,而投入资金已从单一的国有投入变成了民营公司投入以及自然人个体投入,同时,变化还有从行政许可变为市场经营权的竞价取得,车辆台数高峰期达到1.5万台。每日载客80万人次。

              出租汽车也分两个阶段

             (一) “全民下海”阶段: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什么车型都可加入行业,车型五花八门。

             (二) “穿职业装”阶段:就是从2001年开始,成都市民们选了出租汽车的“绿装”和“蓝装”两款职业装,后来又变为单一的纯“绿装”了。而车型变为统一划齐的“大众系列”车。

               当然,这个时代也有从来没有合法地位的偏斗三轮车,俗称“耙耳朵”。这个“耙耳朵”很有成都人情结。成都长江公司有个的哥叫黄明辉,他反映一个从蹬“耙耳朵”再到人力三轮车,又到出租汽车驾驶员的人生进程,也是一个从农民到市民的进程,更是一个成都城市化的偏影。

              一句话:成都的士史——就是从轿子到轿车——从轿车再到地铁和公交的集团出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成都阅读协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