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痛悼!粤语讲古大师林兆明仙逝 天国里,能否再续下一回?

痛悼!粤语讲古大师林兆明仙逝 天国里,能否再续下一回?

2021-04-02 21:12:13


如果天国里还有粤语,那里肯定还会有林兆明讲古的声音。为粤语文化传播耕耘将近70年,今日凌晨,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因病仙逝,享年88岁。在他离开的前不久,今年才录制完的《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和《广州往事》还在电台里播出。斯人已逝,而声音永存,他所录制的长篇小说连播《西游记》也将成为粤语讲古界永恒的经典。



 去年8月,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林兆明,他看上去精神矍铄。(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摄影)



 
去年8月,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林兆明,他看上去精神矍铄。(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摄影)


40多斤重的手稿
量出大师的分量

    

今日上午,一则“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凌晨两点十分因肺部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里扩散开来。


林兆明老先生的女儿林文端告诉记者,林老先生已于今日凌晨在医院病逝。“很突然……不能接受……昨天探视时间,我父亲还能睁开眼睛,精神还挺好,对他的离开,我们很遗憾,很伤心!我相信爸爸会在天国安息,天堂又多了一位慈祥的艺术家。”对于父亲的突然离世,林文端抑制不住的悲恸。

 


林兆明在电台讲古。(资料图片)



林兆明在电台讲古。(资料图片)


电台讲古迷倒万千街坊
《西游记》成巅峰之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林兆明在话剧舞台塑造了《珠江风雷》《七十二家房客》等近百部话剧的人物形象,其中以《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三六九形象最为脍炙人口。70年代开始,他在电台小说讲播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至今播出了《西游记》《东周列国志》《明朝那些事儿》《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广州往事》等10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西游记》已成为他讲古艺术的巅峰之作,至今无人能超越。

    

虽然林兆明老先生已88岁高龄,近两年因摔伤骨头行动不便,但大多数时间,他的精神依然很好,每当有人跟他说起粤语表演、粤语讲古,他便滔滔不绝,随便就能说两三个小时,坐到腰椎发硬也浑然不觉。平常在家,他也闲不住,伏在案前、躺在床上时,还依然坚持攥写讲古的手稿。为了讲好粤语“古仔”,他写的手稿已有等身之高。他讲过800多万字的小说,翻译的手稿就有40多斤重,叠起来比他还要高。写到入神时,完全忘记了时间流逝。
    

今年1月10日,他还出席了广府经典文化活动“听见广州”的启动仪式,把《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和《广州往事》最后两部经典之作献给他最热爱的听众朋友。


林兆明讲古作品——猪八戒游文化公园

(此为音频)




那些年,我哋听过嘅“古仔”
林兆明:坚持讲古是对传播粤语文化的交代

   

 “原文再续,书接上回……”在广府人的记忆里,这个声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显得弥足珍贵。每逢饭点,通过电台无线电波传播出来的粤语长篇小说连播、广播剧,陪着一家几代人一起“下饭”。听众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思绪飘荡到千里之外,常常饭菜变冷,几未举箸。正是那个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的年代,造就了粤语讲古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电台粤语讲古的全盛时期。张悦楷和林兆明这对来自广东话剧团的最佳拍档,成为粤语讲古巅峰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在当今粤语讲古界,无出其右。如今,粤语讲古双星,只能在天堂里再聚首。
    

“喂,哥、哥啊……”你可能没见过他,但你一定听过他的声音。88岁的林兆明,粤语长篇小说连播《西游记》的播讲者。老先生尽管年事已高,仍痴迷讲古,驰骋于古坛。2015年8月10日,记者到番禺采访林老,他坦率地说,“这样的坚持,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为一种热爱,对粤语,对艺术,对听众的期待。”
    

林老认为,他在话剧舞台上的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他的讲古所获得的名气。也正是由于在话剧表演中积累的文化底蕴和演艺功底,让他在粤语讲古的舞台上,更加大放异彩。



林兆明先生(资料图片)



林兆明先生(资料图片)


讲古中发掘粤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至今,珠三角各地电台重播林兆明上世纪80年代初所播讲的《西游记》已有数百遍。他所演绎的唐僧四师徒性格迥异,入木三分,他个人的爱憎分明的个性,在声音里表露无遗。每到中午或傍晚,伴随着《西游记》中猪八戒稍带点口吃的腔调喊“喂,哥、哥啊……”,无数听众就在电波的那头,听得开怀大笑。
    

电台小说连播,看似简单的“照本宣科”,其实不然。林兆明所播讲的每一部小说,全部都要“推倒重来”,从头到尾,重新写过。“我从未试过照书直说。”在记者采访是,林兆明曾说,将故事改编成粤语表述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粤语所蕴藏的博大精深,“有些按普通话语法描述的语言,如何用粤语正确地表达,当中非常考究。譬如一句‘滚!’,粤语口语里怎样表达出一样的语气和意思,都需要细细斟酌。”另外,一些粤语里的用词,也难以用书面字体来书写。“粤语里的‘拗痕’(音,意为挠痒)要怎么写,我真的想不出来。所以,我的手稿里,很多字都是用拼音来代替。”

《西游记》里,林兆明将“泼猴”译成了“死马骝”,将“全部”译成了“冚唪唥”……”每一个字,都经过仔细思量、反复推敲。

  



林兆明先生(资料图片)


忧心粤语讲古的未来:
粤语在,听众在
粤语讲古不会死


“讲古大师”林兆明的铿锵人生



虽然,粤语播音的电台、电视台频道越来越多,但在去年8月的采访中,林兆明却为粤语讲古的现状感到唏嘘,“讲古的人数在变少,听讲古的人热情也在减少。”随着时代变迁,听电台广播早已不再是人们不可多得的娱乐方式。面对如此多样化的消遣方式,讲古不再受到追捧,以前一条街都在集中精神听“古仔”的情景亦不复存在。

怎样才能传承粤语讲古这种文化形式?林老说,保留听众很重要。“如果无人听,讲乜嘢都喺假。吸引听众最重要。”退休后,林兆明曾返出生地澳门担任艺术顾问,到老人院、孤儿院、中小学、教师协会去讲古。“只要得闲,我都会上门去讲。”林老说,在传承粤语讲古文化方面,澳门的做法令他感到很欣慰:政府出钱、出力、出面去推广和宣传。“那么小的地方都做得到,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2014年春节,在文化公园的中心台上,林老应电台之邀,登台讲了一出《西游记》。台下,观众的热情依旧,场内场外围个水泄不通。一出故事讲完,台下观众拍烂手掌,掌声雷动。林老说,“那一刻,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也令我有理由相信,粤语讲古不会死。”

2015年春节,林老在家重重摔了一跤,登台演出成了遥远的梦。但他依然坚持在家给电台录制讲古节目。上世纪70年代至今,除了楷叔和太太先后过世令他过度伤心而中断过几年的讲古生涯,林兆明大半生未离开这古坛半步。“对于讲古,怎一个痴字了得!”对这半生的坚持,林兆明这样自我评价。别人眼中的傻与痴,对林兆明自己看来,却是一种乐趣。

林老曾说,希望政府和热心人士能够支持、普及粤语讲古文化,同时也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粤语讲古的魅力。“粤语讲古现在的式微,是因为宣传不够,没有普及。但是,粤语文化有着很长的历史,不会那么容易就消亡。”

时隔不足1年,为粤语文化传播倾注一生的林兆明老先生还没来得及见证粤语讲古的复兴,便已驾鹤西去,让粤语文化重放异彩,也因此成为了他毕生的遗愿。

林兆明先生讲古作品列表


《虾 球 传》 :52回
:68回
《朱元璋演义》:103回
《东周列国志》:190回
《西游记》 :112回
《济公传》 :74回
《三侠五义》 :130回
《大闹广昌隆》:13回
《乾隆皇下江南》:22回
《孙中山》 :92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59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49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56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56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61回)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60回,2012年录制完毕)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45回,2012年录制完成)
《赵匡胤》(2014录制)
《林兆明的艺术人生》:2016年录制
《广州往事》:2016年录制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周秋敏

编辑:dandan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