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脑洞大,还是烂片脑洞大?
Sir本来以为自己懂。
但看完最新的一部院线大片,Sir的三观又崩坏了。
![]()
烂片果然永远没下限啊!
很多毒友应该还记得Sir的这篇文。
![]()
当时看完《澳门风云3》,那种排山倒海的生理不适感,简直要把Sir生吞。
不,《澳3》真不是底线。
王晶这部新片,又将烂片玩出了新概念——
《王牌逗王牌》
![]()
豆瓣评分3.6。
![]()
好于1%喜剧片,好于1%动作片
LOW过《澳门风云3》。
![]()
好于2%喜剧片,好于2%动作片
好奇心害死人。
刚开场,宝爷刘德华去见上司沈腾。
俩人一言不发就唱歌,唱的还是去年夏洛玩剩下的。
《屯儿》。
![]()
注意刘德华身后的黑圈。
呵呵,007。
![]()
再看侠盗黄晓明是怎么出场的。
![]()
很眼熟对不对。
《碟中谍4》,阿汤哥嘛。
![]()
这两个出场方式,已经为整部片定下了基调。
我们不生产桥段,我们只是其他影片经典创意的搬运工。
乱入《星球大战》。
![]()
照抄《生化危机》。
![]()
说好听点,这有个专业名词,叫戏仿。
但搞清楚,戏仿得建立在你本身作品内核就强大的基础上。
说难听点,这种王晶式戏仿,已经背离了戏仿的本意,成为全程低能的山寨模仿秀。
节操失踪了。
这群人打来打去,忙乎啥?
为了抢一个东西,上帝种子。
只要有了水
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成熟结果的种子
![]()
是不是很……屌(扯)。
这一次,就连剧情简介……
都编不下去了。
一句话带过。
《王牌逗王牌》讲述了囧探宝爷(刘德华 饰)和侠盗洛家豪(黄晓明 演)在A梦(王祖蓝 饰)、洛家欣(欧阳娜娜 饰)等人的帮助之下,携手化解危机拯救地球的爆笑冒险故事。
![]()
关键词:囧探、侠盗、拯救地球、爆笑冒险。
嗯,这很王晶。
土掉渣的廉价科幻感。
逻辑欠奉的脑残故事线。
更可怕的,是王晶那套玩了数十年完全不更新的屎尿屁趣味。
屎尿屁本来也没什么不好,作为一款喜剧类型。
但放了20年的陈年老屎,那味儿你试试……
笑不出来的荤段子。
![]()
拿女性身体消费的尴尬笑点。
![]()
硬生生植入的捆绑戏。
![]()
以及,动不动用尺寸说话的擦边球伎俩。
![]()
打住,《王牌》不值得Sir浪费半分口水了。
接下来,Sir想谈谈它的导演——王晶。
他绝对是香港电影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在2015年的香港“全民投选电影金影奖”颁奖礼中,王晶获选的不是什么最佳导演,而是“30年最高票房香港电影导演”。
![]()
据统计,他的电影在香港累积票房已超10亿港币。
这几年,经过一段“北上”的低迷,王导又发财了。
《澳门风云》系列,在口碑瘫痪的情况下,内地劲收25亿人民币。
成为华语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系列之一。
其实对于内地观众来说,王晶这个强力标签,挺亲切。
他肯定是70、80后最熟悉的香港大导演。为啥呢?
因为一个90后没体验过的东西……录像厅。
香港电影当年在大陆的爆发式影响力,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录像厅文化,根本脱不开干系。
![]()
王晶和星爷的组合是那时的喜剧金字招牌
为什么那时的人,都喜欢香港电影?
那首先,当然是内地的商业片,不太够看……
而当时的香港电影很先进。引领了亚洲风潮。连当时刚刚经济开始腾飞的韩国,也羡慕得要命。
不,不仅是先进。
大开眼界才是真的。
(很多人都是通过香港电影,才知道了资本主义社会有多么纸醉金迷,多么腐朽害人……)
那为什么王晶电影这么卖?
因为,他精准地切中了观众的脉络。
用无厘头的疯狂恶搞,提供大众化的娱乐快餐。
那些狂轰乱炸、令人目不暇给的段子集锦,一度成为香港的文化标签。
![]()
王晶有句名言,观众喜欢看什么,我就拍什么。
这又要引出他另一个身份——
商人。
电影对于他,是一门生意,纯的。
我的电影是生意
![]()
这与他的成长历程当然有关。
父亲虽是著名导演王天林。
![]()
83版《射雕英雄传》就是王天林拍的
但王晶入行却是因为一个特殊的理由——
给家里还债。
妈妈赌博被骗,一度家徒四壁。
他需要在社会染缸中摸爬滚打,来兑换足够的生存资本。
而父亲,在他眼里,是个过于“和善”的人。
因为他是一面镜让我看到
所以我不会像他般和善
我看着他如何被人欺负
如何被人欺诈
得不到他本来应得的东西
![]()
时刻谨记,人善遭人欺。
爸爸某方面上,是王晶生存之道的反面教材。
而他心中的恩师,邵氏老导演楚原,给了他一些更核心的领悟。
其实有另一个前辈教了我很多
是精明那一派的
是楚原
![]()
采访中,王晶总会讲起,楚原说过的一句话。
电影圈什么都不是罪,偷懒不是罪,但有一条是“死罪”,那就是片子不卖钱。
拍电影在王晶眼中,是一边控制成本、一边追逐盈利的商业游戏。
拍摄周期有算计,能快则快。
《赌侠1999》拍了16天,《赌神》也只拍了20天。
从业30多年,拍摄影视作品数量上百。
![]()
年均3部左右,考虑到还有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这个速度在当年……
简。直。变。态。(注意,Sir这不是毒舌,是表扬)
![]()
创作构思也有算计,类型拼贴。
本来,拼贴这词也是表扬。
因为把类型的拼贴玩到极致,是智慧,也是功夫。
可惜,玩到这几年,变味了。
太太太太太套路了。
《澳门风云》系列,杂糅科幻、动作、喜剧等最热卖类型,通过翻新赌片和明星阵容,引发情怀变现。
《王牌逗王牌》的意图更明显,科幻、动作、喜剧三大件一个不落,嵌套一个冒险夺宝故事。
![]()
启用标签化演员,左边两位负责闹
所以,看现在的王晶,总有这样一个感觉。
他就像个抓药的,每次无非打开几个抽屉。
取出几味药包起来,收工走人。
来来回回几张牌,出了无数次。
令人秒犯尴尬癌的老掉牙烂梗,硬是从上世纪用到现在。
![]()
对此,他自己这么说。
我做编剧不用灵感的,是用编剧理论的总结来写剧本,灵感是意外之才,职业写手靠灵感的话早就破产了。
听起来……真尼玛像一个偷懒的借口。
编剧当然要有理论和技巧,但王导,你理不糙,活糙。
身为创作者,把旧包袱缝缝补补,摆上新货架。
太没技术含量了。
这生意能做长么,观众会一直瞎?
![]()
看见没?这套伎俩已经招人讨厌了。
在王晶的字典里,始终绕不开一个字,俗。
他一直把俗,玩得相当好。
他不止一次强调,不能舍弃最大群体而去取悦金字塔顶尖的一小群人,俗才是电影必须采取的一个点。
![]()
《王牌逗王牌》自然免不了俗
Sir同意:俗,就是有俗的受众。
Sir很喜欢,王晶自己编剧的经典作品——《精装难兄难弟》。
当年他找来一堆明星,戏仿香港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经典粤语片。
瞧瞧其中的恶搞片名。
![]()
《金猪肉叶》恶搞《金枝玉叶》
片中的主角,文艺片导演王晶卫,是王晶有意揶揄王家卫。
王晶卫在厕所撞见了屎尿屁导演王星(王晶的化身),两人互戳痛处。
——听说你拍的那部片全世界都禁映了,恭喜恭喜
——听说你那部片子所有影评人都给零分,佩服佩服
![]()
片尾,穿越到六十年代的王晶卫,文艺梦被击个粉碎,他与小孩子的王晶一番对谈,非常有意思。
——我要拍你那种电影
——你拍你的《赌神》《追女仔》吧,记着加点吃“屎尿屁”,有人喜欢
——不,我不要
——傻小子,你不低俗怎能显得哥哥格调高呢
![]()
王家卫的雅,和王晶的俗,都是有意义的。
有逼格,和有贱格,大众都需要。
电影里的“贱格”是什么?
Sir理解,它不是单纯的下贱,而是草根人群的一种自我解嘲,一种解压。
所以,俗,完全不等同于烂。
同样的梗,《精装难兄难弟》是在嬉笑怒骂间,完成对粤语片的致敬,有情怀,有记忆,有感动。
到了《王牌逗王牌》,就只是僵尸般的复制,无诚意的拷贝,完全抓不到现代大众的敏感穴道。
俗,成为了粗制滥造的诡辩术。
王晶本来做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要比王家卫更具备普世意义。
最近,刘德华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说:
王晶真是想做一些新东西出来,但大家没有关注到。他其实很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快要死了,飞还是不飞呢?飞起来又会掉下来,还是稳妥一点吧。
抱歉,Sir没有看到受伤的小鸟。
所谓“稳妥”,只是一堆20年前的陈屎。
一点也不“俗”。
我们今天的票房,需要王晶吗?
今天重阳节哦……身为看王晶长大的Sir,真不想说出“不需要”。
但此王晶,绝非彼王晶。
当年他赚的钱,对得起他的活。这种钱,你尽管赚好了。
但此时王晶,貌似对大陆市场很懂行,知道浑水,应该摸鱼。知道情怀,有老观众买账。
你口口声声说要对观众胃口,但对不起。
你太轻视观众。
现在的你,离当年喜欢你的我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纸巾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