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深思 | 粤语文化真的在日渐式微吗?

深思 | 粤语文化真的在日渐式微吗?

2020-10-18 22:49:50

吖杀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20年以来感受到虽然粤语传播度大大提升,但其精确度却远不如前。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广东的年轻人不仅连粤语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粤语的某些发音也不能正确读出。为此,吖杀和小金鱼(两个普通话特别不标准的广东人~)就想借这篇推文和大家聊聊现今粤语文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也有我们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吖杀和小金鱼首先制定了名为《你对粤语文化的了解有多深?》的问卷,里面的问题除了有针对广东的小伙伴们而出,我们还特意对广东省以外的小伙伴们设定了一些问题,为的就是作为对比能更好深入地去探究“粤语文化是否在衰落”的这个问题。

通过这份问卷调查,我们从中惊喜地发现了两方对粤语文化看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中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问题的回答基本都是一致的。

然而,在回答“粤语文化是否衰落”这一问题上,差不多所有广东小伙伴都答“是”的情况下,广东省以外的小伙伴却是出乎意料地大多数回答了“否”。对于这一发现,吖杀就认为回答的不同取决于生活的环境,就是说当你出生、成长、死亡都是在同一地方,你的一切都会与这个地方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即使是一个细微的变化你也会马上发现,这个说法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上面两方回答的不同了。

好啦~废话少说,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咯!


1.粤语声调:大部分人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清楚有哪些~

粤语其实也有它自身的方言。以广州话为粤语标准的话,其实有很多朋友在日常的交流中有时也会偏向于自己生活所在地的粤语方言。以小金鱼自己为例子,和不同地方的朋友交流一段时间后,她就会发现自己的口音会被带跑或者夹杂了多个地方的粤语方言口音。而且我们对于自己本土方言的一些词语,有时候也已经不常用或者渐渐被遗忘了。


在这道问题的设计上,我们特意设计了陷阱,想了解究竟有多少人能选对。但是结果实在令我们吃惊,知道正确答案的人只有三分之一,而大多数人都认为粤语是和普通话一样是四个声调的。

事实上,粤语一共有9个音(六调九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

如:“诗(si1)、史(si2)、试(si3)、时(si4)、市(si5)、事(si6)、昔(sik7)、锡(sik8)、蚀(sik9)”。



在说下一个问题前,我们收集数据时也发现了另一个惊喜——小伙伴都是吃货啊!居然因为广式美食而喜欢上粤语文化的人数比因为影视作品的还要多......一票!

不过事实证明我大广东真的是美食之都啊,好吃的东西多着呢!

艇仔粥

脆皮烧鹅

肠粉

煲仔饭

仁信双皮奶、姜撞奶

但因为不是我们本次推文研究的内容,我们就丢几张图片给大家一饱眼福就好了哈~

说正事了,说正事了!现在继续说说问题~



2.粤语电视剧作品影响力的减少

在广东以外的朋友们,你们有《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等记忆深刻的电视剧,我们广东本土也有《外来媳妇本地郎》、《七十二家房客》等作为我们幼时的下饭菜。其中《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拍摄已经超过3000集,至今仍在以情景剧的方式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播出,而TVB翡翠台更是我们的“常驻”频道。

说起TVB你们最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剧呢?《律政先锋》系列、《溏心风暴》系列、《金枝欲孽》、《宫心记》......

经典的TVB台词还记得吗?

但是现在的TVB剧你又知道多少

在我来看,如今的TVB剧也有很多优秀作品。

2017年五月播出的《不懂撒娇的女人》以“商场、物业管理为背景,探讨不少职场的女性“高管”不婚的原因,以女性不婚为题材。

今年年初播出的《平安谷之诡谷传说》,讲述了民国初年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年轻夫妇回到家乡平安谷后,。

这些题材都是很新鲜,跟上时代的主流的。可惜的是,这样的剧除了本土的观众和部分热爱TVB剧的粉丝,了解的人并不多。

毫无疑问,TVB剧的影响与以前相比确实少了很多。老演员的“离巢”,新人的演技等问题,都流走不少TVB的粉丝。再加上如今国内影视作品的崛起,大家可挑选的作品多了,也分流了一批观众,粤语的影视作品传播大大不如以前。


3.现在很多港片都失去了“港味”

调查后,我们发现,对于“你最喜爱哪个年代的粤语影视剧作品”这一问题上,不论是哪方的回答,差不多80%的人都同一地选择了八九十年代,小部分人选择了二十一世纪初,选择现在作品的基本上只有寥寥几个人。最喜欢的影视明星也大多填写了像周润发、张国荣、周星驰、王祖贤、邱淑贞等这样八九十年代红遍全国各地的香港影视大明星。

王祖贤

邱淑贞

朱茵

不同年代作品质量的对比、影视明星的影响力,用吖杀的话来说,这样的落差在每年香港的贺岁片中就能体现出来。八九十年代香港的贺岁片,有两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的实力来保障,在往前推,还有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的喜剧作品,这些才是真正的合家欢的贺岁片,可以说是不用担心电影票买得不值钱、剧情看不腻、笑点笑不完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被精心赶制出来的香港电影,在融合了本土化的语言、生活符号后,再添加上演员戏里戏外的表演与气质,散发出了一种属于小人物的的“港味”,体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草根精神。

许氏三兄弟的《半斤八两》

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然后现在呢?黄百鸣、王晶也出过作品,但口碑已经大不如前,观众更是倾向于过年看大片。这都是吖杀的观点,接下来我从网上找了一些网友的观点来说说现在港片没有“港味”的原因:

首先,是香港电影里一些重要的符号消失了,而且这种符号缺乏替代品。

比如说九龙城寨,它为什么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因为它曾经是香港最负”盛名“的贫民窟,在这里充斥着各种三教九流、底层乱象。它作为一种背景被展示出来,就隐性的表达出各种社会问题。

另外一个消失的符号是演员。香港演员在今天断层的局面十分明显。三十年前的老电影,我们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梁家辉、任达华、吴君如这些人,三十年后的新电影我们还是看他们。其中更有一些已经离世了,张、梅两位大牌不说,还有像大傻成奎安、老道长午马这样的绿叶演员。

香港电影当真没有本土气质的接班人吗?答案是有的。在吖杀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人就是麦浚龙的《僵尸》,被称为这几年以来难得的高质量僵尸题材电影,原创性足够,故事很完整,表演水准极高,人物符号化处处是戏。


4.港乐已“死”?

到了调查有关港乐的问题时,收回来的问卷答案其实跟影视剧作品是差不多的。最怀念的是八九十年代的粤语歌,最喜欢的歌手是四大天王、张国荣、谭咏麟、beyong等。因为参与调查的人多为是和吖杀一样的同龄人,所以大部分还是有在听现在的港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港乐已经不再有以前辉煌了。

如果说大部分人90后的童年是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那吖杀就可以说先是受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听着张学友、谭咏麟、叶倩文等爸爸妈妈偶像的歌启蒙的,后来又是受哥哥姐姐的影响,开始听Twins 、陈奕迅、卫兰、侧田等的歌,再到现在钟爱张敬轩、周柏豪、谢安琪等的歌,其实吖杀最喜欢的歌手还是妈妈的男神——张学友和自己的女神——卫兰哟。

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下,我可以说是深感港乐的衰落,参考网上网友的分析,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时代背景,是主要原因。

九十年代中后叶,亚洲金融风暴,大批香港人破产,跳楼烧炭;娱乐行业也受到重创,大批唱片公司破产、收购、清盘。就连陈奕迅,当年也因为唱片公司的震荡,被发配到台湾,在完全不会普通话的情况下去出国语唱片,差点就这样回不来。

其次,盗版猖獗。早上八点才摆在唱片店里卖的新专辑,晚上花20块就能在夜市买到;再后来,连盗版都没有,直接mp3。

香港流行乐本身有两种原因导致曾经那么辉煌。

一是天王巨星的存在。四大天王、谭张争霸、王菲、林忆莲、梅艳芳……八九十年代的歌星,这些名字时至今日,依然是后来人不可高攀、望而却步的巨星。他们的出现有时代的因素,更离不开自身的才华。就像现在,找一个如张国荣那样,在拍戏、唱歌都做到极致,赢尽美誉,还极富个人魅力,充满巨星气场的艺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四大天王里,张学友依然是歌神,而刘德华到今时今日还是全民男神。陈奕迅被称为第三代歌神还备受非议,又有谁敢说自己是张学友或者陈奕迅的接班人?

没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于是再也诞生不出这些天王巨星。

二是广东话的强势发展。香港流行乐最大的特点是“粤语歌”,这是一种和普通话并不一样的语言。80年代起内地逐渐改革开放,很多广东人在外经商,世界遍布唐人街,说广东话的人也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很多国家的唐人街里说粤语是主流,某些欧美电影表现中国人交流的场景里,他们依然说广东话。

那时候粤语歌,有着明显的标识,大家觉得唱这样的歌也是一种流行,愿意去跟风,反过来也影响更多的人去听粤语歌,它是经历过90年代的人的一种共同回忆。

而这种流行很快随着90年代香港自身的诸多问题所淡去。天王巨星后继无人,粤语歌失去魅力,韩国的HOT开始发威,韩流来袭,再是日本音乐、欧美音乐,台湾也出了一个风靡全亚洲的周杰伦……更新潮、更时尚的流行乐出现了,香港流行乐,也就渐渐的退出了舞台。

当80年代那种远远超出这座城市负载的辉煌褪去,香港回到了真实的状态,大家自然会觉得,这是一种衰落。

所以,像八九十年代那种黄金时代,不会有了。但今时今日,香港流行乐成了小众的产物,讨论的人不多,一年出的新歌也寥寥无几。不过某种程度上,却变精致了。

如上面介绍过的麦浚龙,除了拍电影,其实他正职是位歌手,最令吖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与黄伟文的三部曲,给吖杀的感觉这三部曲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共七首歌,包括《耿耿于怀》、《有人》、《没有人》、《瑕疵》、《念念不忘》、《罗生门》和《雷克雅未克》,讲的是四个人的故事。

这个系列全部都由黄伟文作词,不清楚Y文是不是特意写成一个连续性故事,如果是的话他下的可是一盘十年的棋呀。而且故事情节曲折,刻画的人物立体,如果能拍成电影,分分钟与《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有得一比。

只要对现今港乐有够深入地了解,你会惊喜地发现真的还是有好歌在不断推出的。


5.粤语对儿童的影响减少

还记得在我们小学的时候,要求在学校就必须要讲普通话,如果被发现使用非普通话就会被扣德育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我们的粤语儿歌《落雨大》、《大西瓜》、《月光光照地堂》这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很少会唱了。幼儿园的教学确实是把普通话的交流很早就放在他们身上,所以他们学习的儿歌也都大多偏向于了普通话。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之中也获得了90%的调查者的认同。如今的10后的小朋友们,不仅在学校,在的日常交流也都经常使用普通话。在学校以外,用粤语问问题却是用普通话来回答,甚至直接用普通话来交流。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巨上山岗,

哦……哦……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

还有幼时以粤语配音形式再现的动画片,那些熟悉的粤语名。《数码宝贝》我们则称作《数码暴龙》,《精灵宝可梦》我们则称作《宠物小精灵》......

《超人帝拿》

《我们这一家》

《钢之炼金术师》

但是如今的广东小朋友也已经很少收看这种粤语配音的动画片了。现在他们大多看的都是普通话配音的动画片如《小猪佩奇》、《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

因为现在的这种环境之下,他们接触粤语的机会和我们小时候相比实在是少了很多。他们不是不会讲,但粤语似乎已经不能成为他们的第一用语了。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小朋友能在日常多多使用粤语。因为粤语的传承,很多时候更多是以口口相传的。


6.如何去保护和发扬粤语文化

粤语既新潮有怀旧,亦有通俗。古雅的一体两面。广东话被喻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当中“几多”、“ 旧时”自古诗词开始沿用至今,细看还可以发现更多历史痕迹。不少的传统行业与手艺或逐渐被遗忘 ,对于粤语的传承和弘扬是我们这一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我们所知,《粤知一二》、《疯粤》等脱口秀,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也在承担起了责任,致力于推动粤语流行文化的发展,“让粤语流行起来”。以《粤知一二》为例至今已经制作了200余期,公众号累计超过100W粉丝。



以上都是吖杀和小金鱼两个的一些主观的看法,如果要客观地拿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来分析的话,其实在每一道有关“粤语文化是否在衰落”的问题里,不觉得粤语文化在衰落、仍然在听在看现在的粤语歌、港片、TVB剧的人还是占了40%左右。

这一现象也就在说明,我们还是有很多人在关注着粤语文化,在默默地传承着粤语文化。比如现在本土还会有很多节目、电台在宣传着粤语,虽然这条路会走得很艰难,但我们还是相信既然有过兴盛、有过衰落,就会慢慢地过渡到平稳发展~



文:何嘉琪 麦均仪 

图片 | 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辑:何嘉琪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记得点进来和吖杀谈天说地哟~

识别二维码

关注吖杀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