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万象 | 《声临其境》收官,配音之路待续

万象 | 《声临其境》收官,配音之路待续

2021-10-19 20:36:27

文字 | 彭越 包小菲 徐阳

责编 | 马宝涓  彭书慧

排版 | 余宁


 


《声临其境》在上周五落下了帷幕,暂且不谈朱亚文拿到冠军能不能令观众满意,这档节目所带来的对于“声音”、“配音”、“台词”等话题的探讨自开播以来便不绝于耳。《声临其境》先“声”夺人,不仅收获了收视的成功,也的确如导演所愿,让中国的配音行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尽管节目已完结,但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仍在继续。



《声临其境》如何用声音征服观众


从《我是歌手》《最美和声》《见字如面》等打着“声音”旗号的综艺节目大量涌现,到去年大热的ASMR直播爆红网络,人们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和好奇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视听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蒙面唱将猜猜猜》和《见字如面》又掀起了综艺节目对于明星自身音色、台词的探讨,《声临其境》在这时应运而生并引爆荧屏,既有着其必然性,也有其自身的独创之处。

 

正如《声临其境》导演徐晴所说:“台词是演员的第二张脸”,这个节目更像是给了演员们一个全新的平台,在刨去各种浮夸的修饰,将表演汇集在声音这个纯粹与单纯的手段之上,观众会看到一个演员更多的可能性,也会惊奇地发现笼罩在这些演员身上的刻板印象都不复存在。

 

因此,《声临其境》刻意在嘉宾的选取上下足了功夫,既选取了一批在观众心目中早已树立起完整形象的老艺术家,又发掘了一批潜力无限的青年演员。好比“皇阿玛”张铁林,似乎只会吹鼻子瞪眼睛,居然在一人分饰唐僧师徒四人的时候也童心未泯、玩性大发;而尹正在舞台上大秀广东话,也让观众重新认识这个深受黄金时代粤语电影影响的优秀演员。


(张铁林配西游记)

 

重新赋予各个角色生命的他们,也因为角色而重新迸发出焕然一新的生命力。

 

《声临其境》吸引观众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巧妙设计的悬念感。每期邀请的四位嘉宾在第一轮“经典之声”环节,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配音与真声的巨大反差,加上新生班的层层推理,常常让现场的观众摸不着头绪。即使节目组的悬念设置在电视观众面前大打折扣,但嘉宾们变幻莫测的声音和出乎意料的配音段落选择仍然能够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朱亚文和韩雪都是善于根据角色改变音色和吐字方式的演员,在年度声音大秀上,朱亚文对于姜文和金城武声音的模仿以假乱真,而韩雪一人分饰八角的配音片段更是令人咂舌。可见即使观众处在全知视角,仍然能够被嘉宾炉火纯青的配音技巧所震撼。

 

从“经典之声”、“魔力之声”再到“声音大秀”,《声临其境》的环节设计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极其具有代入感。它们依次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即兴表演能力和舞台的综合表现力,当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声音层面。这也是《声临其境》的可贵之处,的确做到了了却浮华,只余佳音。让每一位嘉宾的声音都能得到最好的尊重,同时让每一位观众的听觉得到了最佳的满足。

 

嘉宾们均匀的喘息声、细微的唇齿碰撞、情感充沛的台词,与细致入微的拟音一起,刺激着观众的大脑皮层,似乎带来了与ASMR类似的效果,让观众第一次在电视荧幕中感受到声音带来的无限刺激与震撼。

 

因此,《声临其境》凭借其对于声音的尊重与运用,征服了电视观众。而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也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曼妙声音的生产者——配音行业。显然,这个行业并没有节目本身那么光鲜亮丽。

 


国内配音工作者的尴尬处境


《声临其境》的导演在多个场合表示,节目创立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配音行业和配音演员。光鲜的节目背后,其实隐藏了许多中国配音界的艰难现状。

 

目前中国国内的配音圈子小,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上下专职配音的演员大约只有600人。而这600个配音演员中,真正能被大众熟知的寥寥无几。

 

国内许多热门影视作品的主要角色皆由几位处于金字塔上层的配音演员担任。以曾参加过《声临其境》第五期节目的配音演员边江为例:边江的配音作品有《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何以笙箫默》中的何以琛、《无心法师》里的无心,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夜华等,皆是近年大热的国产剧。国内知名的女配音演员季冠霖,因为在《甄嬛传》中替孙俪配音而获得广泛关注,如今也成为了大女主专业户。不过,不少观众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各大电视剧的男女主角都是相同的声音?

 

虽然配音演员配音时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尽量贴合主演的声线,符合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但在如今很多影视剧题材重复、人物形象单一的情况下,配音演员的音色变化空间的确有限。再加上,如今国内配音圈子相对固化,配音导演往往会召集合作过多次的老搭档,久而久之老面孔常常在剧中出现也是在所难免的情况。

 

另一方面,国内配音界的新鲜血液注入也疲乏无力。目前,国内尚未开设专门的配音专业,边江所就读的北京电影学院2002级高职配音班是北影第一次开设配音专业,但最终也因为师资力量不足而成为了唯一的一届。

 

中国大多数配音演员毕业于播音主持专业和表演专业,对于配音的经验积累大多来源于配音实践中的探索,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无从进入高校课堂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而后继无人的窘境也让如今顶尖的配音演员只能坚守在舞台上,无暇进行下一代的培育。因此,行业内的青黄不接和人才培养的空白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国产配音行业的供给相对疲软。

 

供给的无力,也是配音行业整体价值认可度低的后果。季冠霖2016年接受《丹独约见》采访时提到:“你看包括电视剧也好,包括电影也好,它在滚动字幕的时候,最后没有配音演员的名字,从这个价值认可上,好像不是特别的正常,但是因为长期以来,都是这种状态,所以至今为止,也不会对这个事情,有过多的挑剔。” 

 

国内配音演员大多服务于国产影视剧,充当的是众多演员背后的“代言人”。除了极少数配音演员有着自己的代表角色,更多情况下,当我们提起某一影视人物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演员的面孔而不是背后的声音。2011年至2016年播出的16部古装大剧中,仅有4部在片尾字幕标注了配音演员。



(图片来自公众号:援琴鸣弦)

 

但最近一年来,情况大有改观。,给予了配音演员应有的尊重。2017年1月-10月播出的15部古装大剧中,13部有了配音演员名单的标注。 

 

眼下的国产影视剧,多数演员都需要配音来体现“演技”,二十年前,配音演员与演员同片同酬,但如今他们的片酬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旺季时,普通配音演员一个月能接到两部戏,平均收入七、八千元,但配音工作时间超长,录音棚封闭狭小,这给从业者带来了很大压力。配完一部电视剧能拿到六位数的酬劳,季冠霖在配音行业里已经算“塔尖一族”。

 


以邻为师:从日本的声优文化中取经


中国配音行业的尴尬现状实质上是配音产业的不完善所致。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有着高度繁荣的声优产业。日本的声优产业凭借其发达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市场环境,不仅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更形成了“声优文化”的独特风尚,对中国配音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的声优产业从人才培养机制上就与国内配音行业不同。日本有超过130家专业声优学校,每年培养超过2000名专业的配音演员。日本的声优培养不仅注重声音表现力,还提倡艺术和表演素养的提升。以东京最好的声优专业学校之一的东京动漫·声优专门学校为例,其开设的动画声优学院,既有传统的“声优综合专业”,又根据不同声优的工作特点开设了声优&舞蹈、声优&歌手、声优&音乐家、声优&音乐剧四个专业。由专业设置足以见得日本声优行业的分工之细致,培养之精准。

 

在商业的运作上,中日配音界的境况也十分不同。在日本,声优与其他演员一样,由专门的事务所运营。早在1969年,日本就创立了第一家声优事务所“青二プロダクション”,如今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声优事务所,其他后起之秀更是不胜枚举。各大事务所凭借精准的定位和当家的声优各自占有市场的一席之地,共同组成了日本声优界的庞大军团。

 

而日本近年来掀起的“声优偶像化”运动,更是事务所的商业营销的结果。随着日本动漫和声优产业的迅猛发展,民众对于声优的喜爱促使声优走出幕后,登上前台。许多事务所将自己的当红声优打造成偶像,为其制作唱片、举办演唱会、制作综艺,以此增加曝光率,赚取粉丝。


(日本当红声优东山奈央,曾经以自己所配的经典角色中川花音的身份举办过多场演唱会,更在2017年以歌手身份出道)

 

与之相比,中国配音行业的运营要单薄得多。中国的配音演员大多分布在各大译制片厂和若干未成体系的配音工作室中。计划经济时代的译制片厂培养了一批中国老一辈配音演员,但进入影视剧的商业时代,相应的商业化配音产业尚未形成,大量配音演员处于流动状态。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配音工作室虽然是配音产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由于规模有限,难成体统。

 

没有公司的加持和包装,国内配音演员大多隐藏在屏幕之后,观众难以窥见其真容。近年来为观众熟知的季冠霖、边江、张杰等配音演员,大多是凭借某一经典角色的配音才得以走进大众视野。而国内配音演员对于舞台的不适应,从边江在《声临其境》的综艺表现上可见一斑。


(边江在《声临其境》上的拘谨与同台的三位演员的收放自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日配音行业的巨大差距,究其根本原因,是两国配音产业的终端——配音市场的天壤之别导致的。

 

日本完善的声优产业离不开其本国高度发达的动漫和游戏产业。日本的声优大多服务于动漫和游戏,偶尔也会为译制片配音。每年数以万计的动漫和游戏剧集,对于各种类型的声优有着巨大的需求。而相较于影视剧配音,在动漫和游戏中,声优对于角色的塑造和代表作用更强,因此声优在日本更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下游市场对于声优的强烈需求不断刺激着上游供应商,使声优产业能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现,由此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

 

而中国没有能够刺激配音产业链上游的市场,中国贫弱的动漫、游戏产业无法为配音产业提供沃土。要说中国传播度最广的动漫,那么大部分观众的答案一定是《熊出没》和《喜羊羊》两部系列动画。尽管大众对于这两部动画的评价莫衷一是,但几乎没有对于其配音水准的质疑。这一方面证明,中国的配音演员能够胜任动漫角色的配音工作,同时也说明,《熊出没》的实际受众可能真的不会关注熊大的配音演员是谁。因此,在真正主流并且优质的动漫作品诞生之前,无论国内的动画配音演员有多优秀,都难以掀起波澜。

 

如果将国内的配音产业比作一池湖水,近些年它也偶有波澜,而《声临其境》就像是投入水中的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的水花,如今也仍有余波荡漾。持续的关注度、嘉宾热度,以及最后的圆满收官都昭示了中国优秀的声音表演者的实力和市场。而像《声临其境》这样的节目,通过对配音行业冰山一角的展示,能否真正带领中国配音行业驶入大众视野?我们还不能断言。




参考资料:

1. 《被放弃的署名权》2017.11.20援琴鸣弦

2. 《揭秘配音行业|幕后“音”熊走向前台,多点鲜花和掌声,再多点尊重与认可》2018.3.10言之有范

3. 《配音“一姐”季冠霖:喜欢就值得》2017.6.25中国配音网

4. 《中国配音演员的骄傲与失落》秦朗2017.01.18虎嗅

5. 《【酷评】配音演员何以成为尴尬又畸形的存在?》2017.02.13影视独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