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型选购 >石湾镇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系列-滘吓大有村

石湾镇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系列-滘吓大有村

2021-07-21 20:25:06

        大有村,位于石湾镇东北部,因位于滘吓村的北面,滘吓当地人俗称“北基”,距镇政府约5公里。1973年因河源龙川枫树坝水库建设从龙川县迁入此地而建村。大有村的搬迁前称大有布村,移居到现地后,为了让后人不忘故土,取名“大有村”。

        大有村位于东江冲积平原,海拔约4米,地势平坦,土地开阔。该村东临铁场村,西临黄西村,背靠西埔村。该村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石湾大道在村西边路口穿过,距广惠高速出入口仅1公里,距广汕公路3公里。村位于石湾产业园的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福地。
        该村迁移前,属广东省龙川县贝岭。在清代,隶属于广东龙川县;民国时期,隶属广东省龙川县第三区署;建国后,隶属于广东省龙川县第五区贝岭乡;1958年公社化后,隶属于龙川县贝岭公社石马大队;1973年迁移至滘吓后,隶属于博罗县铁场公社滘吓大队,社改镇后,隶属于石湾镇滘吓乡(区),1999年3月乡(区)改村委会后,隶属于滘吓村委会至今。
        大有村世居村民为“钟”姓。曾以“鐘”和“鍾”字为姓,解放后,汉字简化,通用“钟”字为姓。约公元1140年前(明朝永乐年间),钟氏先人钟国宝由广东兴宁岗贝村迁移至广东龙川贝岭大有布村定居后,一直传承至今,都是钟姓。此姓属“颍川堂”四姓(陈钟邬赖)之一。

        1973年建村初,全村有250人左右。2015年底,全村户籍人口为450人。其中男性233人,女性217人。60岁以上老人有80人,其中80岁以上的有20人,最年长者,男性,96岁。村民中,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约有100人,常年在城镇打工生活的约有100人,经营个体户的约有100人,实际在村常居人口为350人。残疾人口5人。
        该村村民均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迁移此地后,由于受区域影响,中青年多学习粤语,并用粤语与外界沟通和交际。年轻一代多数普通话与粤语并用,客家方言相对减少。
        该村建村初有田地500亩,多为水田,少数为旱地。建村初期,以农业为主,以水稻、花生、甘蔗种植为主,并以种菜、养猪、养鸡、养鹅为辅助经济。后因修路、建设征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现仍有100亩左右的土地耕种,大部分已租借给外地人承包种植蔬菜和花木。至2015年底,落户到该村企业有约30家,商铺上百间,村中有农贸市场一个,服装水果买卖市场一个,外来工在该村居住人口常年保持2000人左右。

        该村于1979年通电,1990年通镇自来水,1996年通电话,2015年通光纤网络,1978年有电视;2003年实现村小道大道水泥硬底化,2004年建成村综合市场。2007年建成村文化礼堂(大有村礼堂),设有兵乓球桌、篮球场、广场舞场地。2010年,建有垃圾收集点,设置近20个垃圾桶,安排专职人员打扫村道卫生。
        该村传承客家人的优良品德,尊师重教。建村初就建成村办小学,1973年9月建成村办小学一所。学校曾用名“革新小学”、“大有小学”。办学初有3名教师,学生约60名。1978年,在临时学校的基础上,修建了砖瓦结构的学校,1996年投资20万修建了教学楼,教师增加到7人,学生增至上百人。2003年,政策性的合并,“大有小学”被撤销。原有学生迁往西埔小学就读。至2015年底,该村籍学生考上大学、大专院校的有25人,其中本科生6人。

        该村搬迁前传统的民居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房屋多是坐北向南。一般是三栋出水六个天井。一间大屋住同一个房系的上十户人家。房屋有三个门,中间的叫大门,两边的叫小门,大门一进是前厅,再进中厅,再进上厅,厅的四周是房间。村中有一处围龙屋,为石砖结构,占地上千平方米,共有上百个房间。村里还有5座炮楼屋,每座也是500平方以上。炮楼在房屋两边,比中间的主屋高一两层,这是用于防御之用。部分富贵人家的房屋天井边、地坪边使用麻石条彻成。清朝至民国期间,房屋建筑结构更是精工,有的用上石灰、小石的混凝土,叫“混合墙”,因当时条件限制,墙内使用竹筋代替钢筋。大部分房屋都起名,多数以和谐、吉祥等意义,如:“光华第”、“振生第”、“发祥第”、“清气坊”、“恒丰楼”、“喜祥厦”。最有特色的是公祠“国宝祠”,也叫五房祖屋。“国宝祠”庄严肃目、雕梁画栋、龙凤缠身、地铺麻条、顶立石狮,“颍川堂”的金底黄字。由于建设水库需迁移拆卸,这些建筑现已无保存。1973年该村移居到滘吓初仅临时简易房屋4栋。1979年,所有村民搬入政府出资建房,共12栋,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人均面积约10平方米,该部分房屋现基本保存完好。1990年开始,村民在旧房周边逐渐建造钢筋混凝土楼房,房屋高度8-20米,至2015年年底,共有钢筋混凝土楼房70多间,建筑总面积2万平方米,人均面积约40平方米。
        该村村民传承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每年最隆重节日的是春节。每逢春节前,每家每户都提前准备糖果、米饼、糖环等传统食品,并进行大扫除,除夕日贴门联、门神,装灯结彩,除夕年夜饭以鸡、鹅等菜肴为主,豆腐、自制糯米酒也是每家每户必备之选。年夜饭穿新衣,大人向小孩派利是,到子夜时,户户放炮竹,放烟花,十分热闹。元宵节传统风俗有舞龙,舞龙队到各家各户去礼拜,意为驱邪正气,现由年代久远,该舞龙习俗已基本消失。端午节,家家包粽子(也叫碱水粽)。中秋节传统食品是月饼,传统月饼皮薄,馅料以糯米粉、白糖、芝麻为主。重阳节、清明节,主要习俗是拜祭祖先。大有村自移居本地后,大多风俗习惯被当地广府民系风俗同化,但也保留着部分客家风俗,例如婚姻嫁娶。客家的嫁娶,大部分还保留客家风俗,即白天摆酒,白天男女双方迎送。嫁妆的摆设,最主要不能少一个“仔箱”,物配还是以吉利为要,多以多仔多福,早生贵子,白头偕老为象征。

        为了使后人传承祖业,寻根问底,1996年,修建了开基祖国宝公的墓地,撰修了解放前唯一的旧族谱《钟氏族谱》。完善了旧族谱的内容。2015年,又修订了一本记录迁移后安居以来的综合性书本《钟氏族谱、大有村分册》,专门记录大有村的发展变化历史。
        该村主要历史事件:1970年,龙川县有四大工程上马,其中一项是在东江河中上游,拦河筑坝,建枫树坝水库。水库大坝主体长近200米,宽100米,高187米,水库建成后,水位将涨到大有布村,淹没村庄的全部房屋和大部分田地,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大有布村300多人中,120人左右留下耕剩余田地,其余约250人首先移往惠阳,1971年,移居当时的宝安县(今深圳市)公明公社华侨农场,1973年1月至8月,再分批迁居到现大有村。
        该村的历史有600年之久。听老一辈传说,故土的大有布村几百年前有一个生龙口,凡路经该村的绅士、道士、官吏,到此都会停步下马,跪拜行礼。往后,不知哪一年,村子有一个地方冒出了温泉,泉水流到了小河,流到了东江,从此,生龙口没有了。这个生龙口现已被水淹没,无从考证。
        1935年的一天,村民发现一支支的队伍在村边的小路上走过,一连走了三天三夜。过后,村民才打听到,这是以江西寻邬一线撤下来,路经广东龙川贝岭而北上和平县至连平山脉的中国工农红军。那情景十分壮观,十分感人。现村中9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这个事迹。
        民国初,村里有一位“拳师”,名叫钟邦通。此人精通太极,高大体壮,为人正义,好打不平。传说有一次,钟邦通在村中,遇到几个村外来的无赖在勒索钱财,便顺手拿起一条4米长的桁条进行驱逐,对方见钟邦通力大如牛,便落荒而逃。解放前夕,以村民钟久耀为首的中青年,组织了一队近20人的“大有布村舞龙队”,号称“耀舞”。节庆日子,贝岭的几个舞龙队、舞狮队在街上表演,从街头到街尾,街道两边的所有商铺都要舞过,街道足有五百米,由于距离长,其他村的舞龙、舞狮队舞不到半街就已筋疲力尽,唯有“耀舞”精力充沛,坚持到最后。“耀舞”从此在贝岭耀武扬威,名声大振。

        主要人物:钟久章(1920-2005年),解放战争时期, ,曾任副连长,参加解放华北、解放中南、解放华南、等战役,立三次一等功,获“战斗英雄”称号,。


(资料填报:钟朝青、李肖珍,初稿撰写:钟展宏,总纂:董清照)


特别声明:本稿为撰写初稿,仅供参考与交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直接留言或致电石湾镇文化服务中心,电话:0752-6612547。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