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米宅米宅(mizhaimizhai)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年经济数据公布,中国前10强城市的排名也逐渐清晰。
这里面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
1、上海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在全国城市中稳居第一位。但上海更重要意义是对长三角和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2、最大的意外落在天津身上,由于挤出了滨海新区GDP水分,天津2017年经济增速腰斩,大概率将被重庆超过,跌出全国前五之列。 根据21经济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GDP达到了1.936万亿,天津为1.933万亿。
3、深圳2017年GDP达到2.2万亿,超过广州与香港,2016年深圳仅比广州多273亿元左右,今年已经增加到500亿以上,差距逐渐加大。
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广州和香港,早晚会成为环深城市。
4、无锡终于突破了1万亿,而去年还是8000亿。
整个江苏的排名为:
苏州,1.7万亿;南京,1.17万亿;无锡,1.05万亿。
南京越来越强,中国正在步入强省会时代,而长三角强省会将成为中国的典型样本。
这里面,最委屈的是广州,这个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的大城市。曾经的北上广,已然变成了北上深广。
对于四大一线城市来说,北上广深,北上基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严控人口,严控建设用地,这是已经写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方案,在未来至少二十年都会成为主流。
所以只剩下深圳和广州。
我们已经知道了,深圳做对了什么,才会一马当先,领跑中国城市。但是,广州又错过了什么呢?
毋庸置疑的是,因为深圳的存在,广州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
广州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最直接的反映,是房价。
2016年初,在北上深领涨全国楼市之时,深圳的涨幅甚至高达50%,相比之下,广州意外的是负增长!1月同比下跌2.10%,2月下跌1.38%。
尽管后来广州在大盘的拉动下,逐渐追了上来,但是到目前为止,4万左右的均价,比北上深整整低了1/3。
如果回顾过往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广州楼市的差距,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被拉开了,而时间节点正是2008年。
图片来源:智谷趋势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四万亿刺激之下,北上深楼市都呈现出跳涨的态势,均价从2008年的10000,跳到2009年的15000,直接跳到了2010年的25000;但是广州却基本不见动静,一直在15000以下徘徊。
更夸张的是,在2015年底,行情到来之时,深圳均价已经达到5万,而广州却依然不到2万,在1万5之上徘徊。
楼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不仅代表的是人口涌动情况,更代表了城市活力。
但,现实就是这样,至少从十年前开始,广州就已经被落下了。
今天的广州楼市,基本上已经和杭州、南京同一个阵营了。
这两天,最热闹的新闻,无疑是各大城市的人口争夺战。
西安召开誓师大会争夺人才的这张图片刷爆了朋友圈。西安号称为期三年,不达最优,决不收兵。
于是西安最近流行的段子是这样的:
这一背景是全国各大城市竞相抢夺人口。上个周末,西安各大媒体欢天喜地的公布一数字:去年新增25万人落户西安,同比增长340%。
而去年人口流入冠军城市深圳,去年激增近62万人。
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人口流入排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数据:
深圳市2017年新流入常驻人口来源TOP10城市有6个为省内城市,其他四个城市分别是重庆、武汉、长沙、北京,且深圳新流入人口来源TOP10城市流入人口占总 流入人口比例为32.4%。
但广州市2017年新流入的常驻人口来源TOP10城市全部位于广东省,其中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佛山和东莞。而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和深圳相比,虽同为一线城市,但广州房价只有深圳的一半。
这两张人口流动图告诉我们的事实只有一个,与深圳相比,广州非常缺乏对于全国流动人口的吸引力。
一个细节是:作为移民城市,深圳的通行语言是普通话,但是作为传统的商会大都市,广州流行的是粤语。
与深圳相比,广州显得更封闭一些。
与此同时,北京和上海官方常驻人口40年来首次同时减少,分别减少2.2万人和1.37万人。
这是因为北上严控人口和建设用地所致,这给了深圳最大的机遇和机会。
在深圳常驻人口2017年大幅增加62万人的背景下,是深圳的供地已极其有限了,若人口在未来几年持续导入,即使现有的调控措施,也将难以压住深圳房价的爆发力。
2017年一整年,深圳没有一块可进入流通市场的商品房住宅用地上市。
这注定了深圳楼市的未来走向!
房价和人口的背后其实是城市的实力的此消彼涨。
倪鹏飞说过:过去全球城市,是金融服务业的中心城市。但是到了今天,科技加金融的城市才更具竞争力。
在这个基础上,站在城市的角度看世界,全球的顶级城市,必将从金融中心转向金融加科技的中心。
原来的金融中心正在衰落,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同时那些正在转型的城市,包括美国的纽约、伦敦,这些城市的科技从业人员数,科技服务业写字楼租金的比例在大规模幅度上升。
另一方面,在科技之城,比如说硅谷,包括深圳的地位迅速的提升,并且这些城市的金融业在迅速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证明,新型的全球城市,也就是金融加科技的城市,正在迅速的形成。
这也正是很多人不太看好上海未来的原因。上海一直以来都是精工制造和金融中心,但转身迟缓。
苏州的金融去了上海,科技企业去了杭州,外资大规模撤离,这是很多人看衰苏州的原因。
但是杭州因为阿里,已然以科技之城的姿态,与深圳南北并持。这也是有人说未来杭州要取代广州,化北上深广,为北上深杭的原因。
广州则过于尴尬,高科技产业发展上与相邻的深圳相形见绌,金融产业无法与上海相提并论,其新兴产业也跟北京以及杭州,不在同一个重量级别上。
严九元写过一篇文章,说到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格局的变化,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投资多、项目安排多的城市,就是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这就是东北的崛起之源。
转折来自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广州因为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中心,改革开放后广州又成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京沪两市,成为了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一线城市。
但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商品经济时代逐渐转向资本时代。
在新的时代,比商品流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资金流,比货物贸易市场更有价值的是资本市场,金融中心在全国的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地位远远超越了商业中心。
这正是广州逐渐被京沪深三个城市抛离的根本原因。
而到了今天,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早已换成了科技加金融,这才是最主流的核心竞争力。杭州的崛起,正因于占了科技的这一枝。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中国城市格局重新洗牌,已无法遏制,一切即将发生!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为近年来首次提速。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3日,全国城市去年经济运行数据多已公布,根据信息汇总,2017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如下:
四大经济强省方面:广东21个省辖市中10个进入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百强,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百强。
详细排名:
1.上海30133亿元,同比增长6.9%(人口:2418万)
2.北京2800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
3.深圳(广东1)22286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1090万)
4.广州(广东2)21500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1404万)
5.重庆1953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372万)
6.天津18595亿元,同比增长3.6%(人口:1547万)
7.苏州(江苏1)170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65万)
9.成都(四川1)1389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1592万)
8.武汉(湖北1)134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77万)
10.杭州(浙江1)1255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19万)
区间分析:根据最新核算,深圳的经济总量在2016年就已超越广州,作为经济特区和开放前沿,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GDP未来有望超越京沪;去年天津投资情况不佳,虽然并未受到滨海滨区改变统计口径的影响,但经济增速仍下滑明显。
11.南京(江苏2)11715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27万)
12.青岛(山东1)11258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871万)
13.无锡(江苏3)10511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653万)
14.长沙(湖南1)102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65万)
15.宁波(浙江2)985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788万)
16.佛山(广东3)95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6万)
17.郑州(河南1)9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1001万)
18.南通(江苏4)77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30万)
19.东莞(广东4)758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832万)
20.烟台(山东2)75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701万)
区间分析:长沙GDP提升迅速,接连超越许多城市,突显了娱乐产业和明星效应的助推作用;郑州近年来迅猛发展得益于河南举全省之力,而做大做强的郑州也带动了全省发展的提速,这与“小马拉大车”终致全省经济增长缓慢的省会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21.泉州(福建1)7533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851万)
22.大连(辽宁1)736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700万)
23.济南(山东3)728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6万)
24.西安(陕西1)720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945万)
25.合肥(安徽1)71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937万)
26.福州(福建2)7128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57万)
27.唐山(河北1)7012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24万)
28.常州(江苏5)662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471万)
29.长春(吉林1)6613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80万)
30.哈尔滨(黑龙江1)6609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63万)
区间分析:去年济南大力修路,经济增速开始提升,但被誉为“济南两条腿”之一的第二条经十路(旅游路-刘长山路延长线)仍未贯通,加快发展还需更大魄力;西安去年经济增速本不算快,但托管西咸新区使得原咸阳部分GDP纳入自身统计,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激增。
31.徐州(江苏6)66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32.石家庄(河北2)6558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78万)
33.潍坊(山东4)632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
34.沈阳(辽宁2)5870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829万)
35.温州(浙江3)5485亿元,同比增长8.4%(919万)
36.绍兴(浙江4)5311亿元,同比增长7.2%(501万)
37.扬州(江苏7)506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500万)
38.盐城(江苏8)5050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724万)
39.南昌(江西1)50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7万)
40.淄博(山东5)488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64万)
区间分析:沈阳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红利推动,经济形势有所回温,整体表现好于去年;温州人口基数大、辖区面积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增速近年来保持高位运行,今后在全国GDP排名有望进一步前移。
41.昆明(云南1)4856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6万)
42.泰州(江苏9)4744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508万)
43.鄂尔多斯(内蒙古1)4716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201万)
44.济宁(山东6)4620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808万)
45.台州(浙江5)4388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603万)
46.临沂(山东7)434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1044万)
47.洛阳(河南2)434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680万)
48.厦门(福建3)43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00万)
49.东营(山东8)4198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209万)
50.南宁(广西1)418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52万)
区间分析:泰州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地级市,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江苏前列,去年更居于榜首,未来其在省内的GDP排名有望继续前移;金砖峰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厦门城市化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基建、旅游、交通、贸易等领域均受益明显。
51.镇江(江苏10)41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319万)
52.嘉兴(浙江6)4083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55万)
53.襄阳(湖北2)4066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550万)
54.金华(浙江7)401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545万)
55.宜昌(湖北3)3957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13万)
56.惠州(广东5)383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76万)
57.沧州(河北3)3643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780万)
58.漳州(福建4)3555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05万)
59.威海(山东9)355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280万)
60.邯郸(河北4)3541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949万)
区间分析:漳州凭借出众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全国首个国家级卫生城,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和绝佳的城市环境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带给今日中国以深刻启示。
61.贵阳(贵州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70万)
62.中山(广东6)35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356万)
63.泰安(山东10)3466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556万)
64.包头(内蒙古2)3448亿元,同比增长4.7%(人口:286万)
65.淮安(江苏11)335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564万)
66.榆林(陕西2)3337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375万)
67.德州(山东11)3296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562万)
68.岳阳(湖南2)327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563万)
69.常德(湖南3)32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09万)
70.保定(河北5)322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1043万)
区间分析:泰安近年来通过发展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旅游大项目,从过去单一的泰山旅游时代迈入泰安全域旅游时代,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保定紧邻被称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搭上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71.聊城(山东12)320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597万)
72.太原(山西1)32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432万)
73.呼和浩特(内蒙古3)3179亿元,同比增长3.9%(人口:300万)
74.芜湖(安徽2)31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367万)
75.廊坊(河北5)3098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450万)
76.衡阳(湖南4)3085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734万)
77.茂名(广东7)292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47万)
78.南阳(河南3)2917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1009万)
79.菏泽(山东13)288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843万)
80.乌鲁木齐(新疆1)2799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52万)
区间分析:太原与黄河流域其他内陆城市一样,近些年发展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黄河下游缺少上海那样的超大城市来引领带动全流域的形象提升;乌鲁木齐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等多重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表现良好,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
81.湛江(广东8)279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24万)
82.遵义(贵州2)2777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800万)
83.吉林(吉林2)2761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441万)
84.江门(广东9)27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48万)
85.柳州(广西2)274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96万).
86.株洲(湖南5)272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02万).
87.许昌(河南4)27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431万)
88.滨州(山东14)2680亿元,同比增长5.5%(人口:380万)
89.连云港(江苏12)2630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507万)
90.宿迁(江苏13)2610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485万)
区间分析:湛江虽为省域副中心,但发展水平不高,随着广东促进均衡发展的政策推进,其经济增速也有望提升;遵义自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起,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城市提供了借鉴。
91.枣庄(山东15)2497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392万)
92.珠海(广东10)249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68万)
93.大庆(黑龙江2)2480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00万)
94.周口(河南5)2456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880万)
95.咸阳(陕西3)2451亿元,同比增长2.1%(人口:527万)
96.湖州(浙江8)245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262万)
97.兰州(甘肃1)2445亿元,同比增长6.3%(人口:401万)
98.郴州(湖南6)2427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69万)
99.新乡(河南6)2316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600万)
100.焦作(河南7)23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9万)
区间分析:枣庄是工业城市转型的典范,成功打造了台儿庄古城、大运河等世界级旅游品牌,成为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GDP含金量稳步提高;周口GDP高度依赖县域经济,城区人口和产值占全市比重过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活力的提升。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 小编做了几个优质号,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恳请新老朋友继续支持,尽量多关注几个,每个号文章都不一样。非常感谢您的不离不弃!
中外正史
简介:这里有酒,有故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FBI大爆料
简介:有趣、有种、有料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古今中外事
简介:这里有看不到的事,关注之后你就不会离开!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每天学点历史
简介:"历史我来讲解 你来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